迁转

作品数:137被引量:1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雪华翟丽萍李福长杨立于赓哲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宁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两汉刺史“居部九岁举为守相”考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2022年第3期204-208,共5页蒋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秦汉时期的国家构建、民族认同与社会整合研究”(17ZDA180)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以刺史监察郡国,是两汉官僚制度中一项重要举措,顾炎武曾誉其为“百代不易之良法”①。关于汉代刺史及刺史制度,目前已有诸多讨论。②不过其中一些具体规制仍有待辨析,如刺史迁转中的“居部九岁举为守相”问题。这一规定最早见于《汉书...
关键词:薛宣 郡国 官僚制度 两汉 《汉书》 刺史 迁转 顾炎武 
辽朝官员的考绩与迁转探赜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2期137-148,共12页张国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史>史事补正"(12YJA77005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辽代石刻所见辽朝史事研究"(13BZS031)阶段性研究成果
官员的考绩与迁转是辽朝职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检索并钩沉相关石刻文字及文献史料,发现辽朝官员任职有期,一般为三年。在官员任职期内,朝廷要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对其品德、业绩和年劳等进行考绩。考绩工作由相关的机构和官员来完成。...
关键词:辽朝 职官 考绩 迁转 石刻文字 
辽代汉人的入仕与迁转被引量:5
《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3期71-95,共25页蒋金玲 
2011年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汉族士人与辽代社会”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1QY058
科举与荫补是辽代汉人入仕的主要途径,科举进身与荫补入仕者,在起家官与官职迁转过程中均表现出明显的文武分途特征。有家世背景者,无论科举进身还是荫补得官,在高官阶段的迁转皆遵循由京府州长官、五京计使等升任南面宰执的升迁序列。...
关键词:汉人 科举 荫补 家世 辽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