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谪

作品数:97被引量:4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江立中梁颂成周尚义邓乔彬陈小芒更多>>
相关机构:常德师范学院湖南理工学院暨南大学岳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代迁谪诗路的文化内涵及美学意蕴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76-83,共8页周国春 
湖北理工学院青年项目“中国古典文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4xjr18Q);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就业育人体系及培养模式研究”(23JY0402)。
宋代文人笔下的迁谪诗各有特点,通过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征、人文意蕴及审美风格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文人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格调在宋代已积淀成型,并形成了一条文化底蕴深厚、线路清晰的迁谪诗路。宋代迁谪诗路是在唐代...
关键词:宋代诗歌 迁谪诗路 文化内涵 美学意蕴 
论苏轼人生哲学的进阶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2期65-66,共2页肖瑞峰 
苏轼《自题金山画像》有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詹州。”这是诗人辞世前两个月的作品,回望一生迁谪流离、晚年尤漂泊不定的悲惨遭际,他纵然屡屡示人以旷达豪放的性格,此时也难免自叹飘零、感慨不已...
关键词:苏轼 迁谪 黄州 旷达 人生哲学 豪放 漂泊 流离 
孟浩然的隐士之旅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2024年第5期46-48,共3页霍俊明 
唐代诗人因为求学、干谒、出仕、交游以及求仙问道等,往往体现为“在路上”的状态。所以严羽《沧浪诗话》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成、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诗仙李白尊孟浩然为老师:“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孟...
关键词:诗仙李白 孟浩然 寄情山水 精神乌托邦 隐者 干谒 迁谪 山川风物 
“乐天派”刘禹锡在常德
《高中生(作文)》2024年第4期61-61,共1页实分钟(整理) 
历来迁谪文人的作品都充斥着伤感、哀怨的基调,直到刘禹锡的加人,才刷新这一传统。刘禹锡是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他的诗文更多地表现乐观、豁达的态度,读起来使人感觉豪爽畅快。永贞元年(805),唐代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作为参与革新...
关键词:刘禹锡 朗州 永贞革新 迁谪 核心成员 湖南常德市 乐天派 豁达 
苏东坡的“梅格”
《月读》2023年第12期77-80,共4页叶梅 
宋代诗人里,最受人喜爱的想必是苏轼。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卓尔不凡。苏轼的豪放恣肆、清新广阔,使他成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有令人...
关键词:宋代诗人 文坛领袖 定风波 苏东坡 《三字经》 迁谪 北宋中期 苏洵 
同是天涯沦落人——送别诗两首赏析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2023年第12期26-27,共2页温世浩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离别是古诗词中歌咏的重要内容。孟郊的《游子吟》写母子离别,杜甫的《新婚别》写夫妻离别,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写兄弟离别……还有很多赠别友人之作,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
关键词:送友人 送别诗 迁谪 古诗词 《新婚别》 江淹 李益 《游子吟》 
东坡来信(六)
《妇女之友》2023年第9期9-9,共1页彭治国 
苏轼很喜欢雪堂。凡有朋友远道而来,苏轼都招待他们住在雪堂。雪堂是苏轼和朋友们的休闲之所,也是彼此精神的栖息之地。与潘丙一首少事奉闻,吴待制谪居于彼,想不免牢落,望诸君一往见之,诸事与照管。某向者流落,非诸君相伴,何以度日。雪...
关键词:苏轼 迁谪 待制 
苏轼迁谪淬炼心境之蜕变
《文学教育》2022年第25期47-49,共3页马宁 
满怀家国情怀的苏轼一生跌宕起伏、仕途多舛,他多次被贬黜而背井离乡、流放异地,他的心态也在历经诸多劫难与人生淬炼后发生了变化。文章结合苏轼年谱,以苏轼被贬谪黄州、惠州、儋州三地之后的相关诗、词、赋、散文等创作、事迹与历史...
关键词:苏轼 迁谪 心境变化 
在中国送别诗宝库中“独美”着——“解密刘长卿”之一被引量:1
《博览群书》2022年第6期53-60,共8页李金坤 
方东树云:“文房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昭昧詹言》卷一八)陈绎曾云:“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唐音癸签》卷七引《吟谱》)李东阳云:“《刘长卿集》凄婉清切,尽羁人怨士之思,盖其情性固然...
关键词:刘长卿 送别诗 自成一格 诗评家 方东树 李东阳 陈绎曾 迁谪 
迁谪境遇下的自伤自感——白居易《琵琶行》情感解读
《作文(高中版)》2022年第4期30-31,共2页牛赟强 
白居易的《琵琶行》历来被人看作精准描摹音乐情状的巅峰作品之一。但细读之后,我们可以轻易发现:描摹琵琶之声只不过是媒介与手段,好似顺手而为的泼墨,谱写胸中丹青才是目的。整首诗充斥着浓郁的特定抒情——迁谪境遇下的自伤自感。无...
关键词:《琵琶行》 白居易 迁谪 自伤 境遇 情感解读 描摹 自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