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显理论

作品数:28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治平张少芳宋晖陈瑾陈赵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渤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南京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潜显理论看“师母”对立称谓语缺位问题
《今古文创》2024年第19期133-136,共4页周莹 
在语言世界中,“师母”与男老师的妻子之义名实相符,成为人所共知的显性社会称谓语。然“师母”的对立称谓语却空有语义单位而无语言符号与之对应,仍处于缺位状态。从潜显理论来看,文化思想因素是制约“师母”对立称谓语显性化的主要因...
关键词:潜显理论 称谓语 缺位 
潜显理论视阈下动词“可”的“返祖”现象探究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88-92,共5页蔡一宁 张洋 
辽宁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突发事件中新闻发言人的语言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20AYY010)。
动词“可”独立成句作为应答语的用法在历史舞台上昙花一现后便消失在人们的语言生活中。近来,这种用法在经历了“显——潜——复显”的返祖化过程后,又再次活跃起来,频繁出现在自媒体网络社交平台中,并衍生出具有强烈主观性的认同评价...
关键词:“可” 潜显 返祖 “AD+可+(了)” 
从新词“橙领”看“X领”词族的演变
《汉字文化》2019年第22期4-5,共2页李菊 
"橙领"是"X领"词族的新增成员,其出现使得"X领"词族词义更为泛化,严肃色彩减弱,大众色彩加深。本文从概念合成的角度分析"橙领",从而探讨"X领"词族的词义演变;根据语言的潜显理论和人文性理论,探讨"X领"词族的发展潜力及其发展所反映出...
关键词:橙领“X领” 词族概念 合成理论 潜显理论 人文性 
潜显理论下的“壁咚”探究
《才智》2016年第19期219-219,共1页柳敏 郭斯诺 
本文以"壁咚"——当下最流行的表白方式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含义、语义演变、"X咚"族词的流行原因、文化渊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规范问题。
关键词:壁咚 词义 潜显理论 文化 
谈王希杰先生的潜显理论被引量:1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116-117,共2页王丽 
潜显理论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种前沿理论,是王希杰先生十几年来的探索成果。本文通过搜集王希杰先生关于潜显理论的一些论著及论文,对潜显理论做了一个总结。首先明确了潜显理论的主要内容。其次,根据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现象分析潜性...
关键词:王希杰 潜性语言 显性语言 理论价值 
潜显理论在汉语中的二维展示
《考试周刊》2015年第13期24-25,共2页彭芬 
潜显理论是王希杰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语言学理论,如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中的词汇和语义都发生诸多变化。文章结合新近热点语言现象,考察潜显理论在汉语词汇和语义领域的二维表现。
关键词:潜显理论 汉语 词汇 语义 
潜显理论视阈下新词新语的隐退被引量:1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年第1期37-39,共3页王树建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尤以新词新语表现最为明显,其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是千百年来不变的规律。介绍了潜显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试以潜显理论探讨新词新语隐退的原因及相关问题,试图给新词新语的隐退在理论上找到依据。
关键词:潜显理论 新词新语 隐退 
潜显理论视角下的“裸X”词族研究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年第7期56-57,共2页倪妙静 
"裸X"词族已经成为颇受欢迎的流行语,构成的新词层出不穷。本文从"裸"的本义着手,研究其引申义,应用潜显理论分析"裸X"的潜词显词化的原因:1.社会语用的需要;2.语言内部规律规则的影响;3.人们求新求异、追求时尚的心理的影响。并对某些"...
关键词:“裸X” 潜性理论 原因预测 
潜显理论视角下的新结构“被+x”被引量:1
《北方文学(下)》2012年第8期108-109,共2页张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新词新义层出不穷。本文试图在解析时下流行结构"被+x"相比传统被字句所展现出的新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潜显理论的相关知识对该结构的演进方式及原因作出相应的分析,以完成对该现象的思考。
关键词:潜显理论 “被+x” 流行语 
说“同事”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7期161-161,163,共2页宋瑶 
本文主要参考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中含"同事"二字的句子1000例,梳理出"同事"一词古今结构和意义的差异,以经济性原则理论为工具,进一步探讨汉语词汇变化发展的经济性途径。
关键词:同事 潜显理论 经济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