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财产犯罪

作品数:50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周芳韩轶沈琪随庆军曾素梅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人民检察》《法商研究》《甘肃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被害人在侵犯财产案件中放弃获得退赔的权利被引量:4
《法学杂志》2022年第2期136-146,共11页王超 宋振宇 
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程序违法的实体性制裁研究”(项目编号:17BFX1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尽管实务界对被害人放弃获得退赔的权利存在明显认识分歧,但是理论界却很少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被害人放弃获得退赔的行为关系到司法机关如何处理违法所得,也蕴含了国家干预与私法自治之间的关系。司法机关采取追缴、责令退赔、返还、没...
关键词:侵犯财产犯罪 违法所得 放弃获得退赔 私法自治 国家干预 
清代前期刑事政策转变之探析--以侵犯财产罪为中心
《新华文摘》2021年第13期67-70,共4页孟烨 
清代法制状况一直颇受研究者关注也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于清代前期部分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而清代前期作为明清两代五百多年历史中重要的社会变迁时期之一,法律制度上的变化也正是这一历程中的一部分,仅以清承明制来描述明清法制状...
关键词:侵犯财产罪 刑事政策 清代前期 法制状况 刑事法律 盗窃罪 盗窃行为 侵犯财产犯罪 
如何准确认定虚假诉讼罪与“虚假诉讼”型诈骗犯罪
《公民与法(审判版)》2021年第5期44-46,共3页王晓辉 秦宇华 
裁判要旨债务未清偿的情况下,利用虚假诉讼的手段提起民事诉讼,不宜认定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区分虚假诉讼罪与虚假诉讼型侵犯财产犯罪,应结合全案证据,综合分析其主观目的和具体行为,做到准确定罪量刑。
关键词:虚假诉讼 诈骗犯罪 非法占有 民事诉讼 定罪量刑 主观目的 裁判要旨 侵犯财产犯罪 
防范疫后侵财犯罪高发
《长安》2020年第7期78-79,共2页杜磊 
当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复工复产复学有序推进,但也应当看到,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由此产生的各类社会问题和矛盾也有所增多。对各类犯罪尤其是盗抢骗等侵犯财产...
关键词:侵财犯罪 经济下行压力 源头治理 疫情防控 侵犯财产犯罪 依法治理 有序推进 综合治理 
侵犯财产犯罪中电子化财产充值、转账行为的定性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191-200,共10页马磊 
【关注焦点】电子化财产兼具电子性和财产性特征。以被害人手机支付平台账号为犯罪对象,利用绑定的银行卡进行电子化财产的充值、转账以及在被害人手机支付平台账号内互转、尚未转出行为的定性,关系到侵犯财产犯罪的定罪事实和量刑事实...
关键词:罪刑相适应 犯罪对象 侵犯财产犯罪 全面审查 关注焦点 银行卡 转账 电子化 
新型支付方式下的侵犯财产犯罪定性研究
《楚天法治》2019年第31期76-77,共2页张卫东 徐倩倩 
一、偷换商家收款二维码行为应定性为诈骗目前,商家收款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商家扫描顾客付款码,一种是顾客扫描商家收款码.在后一种收款方式中,小型商家往往将收款码放在店内柜台上或者贴在墙上,以方便顾客结账时扫描付款.但有不法分子...
关键词:二维码 诈骗 新型支付方式 侵犯财产犯罪 定性研究 付款 收款 商家 
简析“窃取型”侵犯财产犯罪——以快递行业为例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8年第11期56-56,共1页章莹 
近年来,我国快递业迅猛发展,快递从业人员窃取包裹的侵财犯罪时有发生。司法实践中,对该类行为的定性争议较大,特别是对包裹处理中分拣、装卸环节窃取包裹的行为,应认定为盗窃罪还是职务侵占罪认识不一。本文通过剖析快递行业的业务流程...
关键词:盗窃罪 职务侵占罪 
电子支付时代侵犯财产犯罪的特征与治理选择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8年第24期74-75,共2页彭晓辉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电子支付模式也因其快速、便捷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电子支付时代。电子支付被广泛应用的同时,侵犯财产犯罪的特点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信息不对称被犯罪分子利用,高新科技成为其获得...
关键词:电子支付 侵犯财产犯罪 治理 
电子支付时代的侵犯财产犯罪新形态——基于“三角诈骗”理论的分析被引量:4
《中国检察官》2018年第2期8-11,共4页杜邈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货币支付模式由传统的现金支付逐渐演变为电子支付,并因其交易速度快捷、应用范围广泛受到社会公众的欢迎,使侵犯财产犯罪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行为人偷换收款二维码的争议焦点不在于如何认定盗窃罪与诈骗...
关键词:电子支付 侵犯财产犯罪 三角诈骗 法益 
论侵犯财产犯罪中对“财物”的扩大解释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年第20期106-107,共2页蒋开元 
我国刑法分则根据犯罪的同类客体将犯罪分为了十大类。每一类犯罪分编一章,每一章的章名都对本章所规定犯罪类型进行了高度总结和概括。刑法分则第五章为"侵犯财产罪",内设12种具体罪名。分别规定了有关侵犯财产的犯罪。而此处"财物"的...
关键词:财物 财产性利益 解释 罪刑法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