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副粘病毒

作品数:78被引量:27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永坤赵继勋张国中周继宏朱国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瑞典发生1型禽副粘病毒疫情
《中国畜牧业》2018年第22期23-23,共1页
10月24日,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消息,瑞典农业部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通报称,瑞典发生1型禽副粘病毒疫情。此次疫情于10月23日得到确认。事发地位于瑞典西约塔兰省瑞典默恩达尔市林杜默镇的一个农场。此次疫情源头未知。目前,瑞...
关键词:禽副粘病毒 瑞典 疫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动物产品 农业部 副产品 
鸡新城疫的流行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
《农技服务》2014年第7期170-170,共1页骆黔兰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名禽副粘病毒,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法定必报传染病,我国列其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主要危害鸡、珠珠鸡和火鸡,强毒株可使鸡群全群毁灭。人类可...
关键词:鸡新城疫 综合防治 流行特点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接触性传染病 新城疫病毒 禽副粘病毒 动物疫病 
禽副黏病毒4型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2
《中国动物检疫》2014年第3期68-71,共4页王静静 刘华雷 王英丽 郑东霞 赵云玲 吕艳 左媛媛 于松梅 王志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33)
本研究根据GenBank发表的禽副黏病毒4型(APMV-4)基因组序列,在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了特异性RT-PCR引物和荧光探针,初步建立了可用于检测APMV-4的荧光RT-PCR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强,与新城疫病毒(NDV)、禽流感病毒(AIV)、传染...
关键词:禽副粘病毒4型 荧光RT-PCR 特异性 灵敏度 
种鸽新城疫诊疗实践
《中国禽业导刊》2013年第14期44-44,共1页郑蓓 蒋磊 常维山 
新城疫病毒为副粘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I型,其对多种禽类具较高感染性。除鸡外,可感染鸽子、燕子、八哥等鸟类。尤其对近年来兴起的养鸽业危害严重受到了广大养鸽场的高度重视。目前在山东某地区发生了一起种鸽的新城疫...
关键词:鸽新城疫 禽副粘病毒 诊疗 腮腺炎病毒 新城疫病毒 经济损失 感染性 养鸽 
鸡新城疫发病原因分析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2年第3期88-89,共2页阎林海 
鸡新城疫(Avian Newcastle Disease,ND)一直是影响我国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是由鸡新城疫病毒(NDV)(禽副粘病毒-1,PMV-1)引起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当...
关键词:鸡新城疫病毒 发病原因 败血性传染病 禽副粘病毒 养鸡业 传染性 死亡率 发病率 
禽新城疫疫情的处理与防范
《养殖技术顾问》2012年第2期204-204,共1页闵向松 
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I型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但近年来在这方面报道不多,其潜在的威胁还是存在的,...
关键词:新城疫 禽类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禽副粘病毒 防范 疫情 动物疫病 烈性传染病 
一例鸽子新城疫的诊疗体会被引量:1
《吉林畜牧兽医》2012年第2期50-50,共1页李淑敏 王成达 王芳 
新城疫病毒为副粘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I型,其对多种禽类具较高感染性。除鸡外,可感染鸽子、燕子、八哥等。尤其对近年来兴起的养鸽业危害严重,且有上升趋势,得到了广大养鸽场的高度重视。笔者就近期接种的一个病例进...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 鸽子 禽副粘病毒 诊疗 腮腺炎病毒 上升趋势 感染性 养鸽 
鹅副粘病毒病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禽业导刊》2011年第15期50-50,共1页叶曼曼 
鹅副枯病毒病(GPM)是以鹅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烈性传染病。本病最早于1997年2月由扬州大学王永坤和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在国内首次发现。王永坤等首先用SPF鸡胚分别从不同患病鹅群中分离出GP—MV/YG97、GPMV/JG97...
关键词:鹅副粘病毒病 禽副粘病毒Ⅰ型 烈性传染病 华南农业大学 SPF鸡胚 生物学特性 发病率 产蛋量下降 
东北地区新城疫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
《现代畜牧兽医》2011年第6期54-56,共3页于伏国 董延江 王洪军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粘病毒I型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
关键词:新城疫 防控对策 流行趋势 东北地区 禽副粘病毒 烈性传染病 腮腺炎病毒 接触性 
鹅副粘病毒病流行原因及防制对策
《湖北畜牧兽医》2011年第1期20-22,共3页王丽娟 卜春华 杨惠超 黄文峰 刘德成 陈士华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08433)
鹅副粘病毒病(GPM)是近年来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具有新的流行特点的疾病。该病是由禽副粘病毒I型(Avian Paramyxovirus-1,APMV-1)引起的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国内最早于1997年7月被华南农业大学辛朝安等...
关键词:鹅副粘病毒病 防制对策 流行原因 华南农业大学 禽副粘病毒 急性传染病 流行特点 扬州大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