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武训传》

作品数:57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俊卢燕娟崔晓麟王善中肖进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文史精华》《红岩春秋》《新华月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中国初期党关于文化领导权问题的实践探索——以电影《武训传》为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24-30,共7页郭士礼 赵鸿泰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项目(SC22A027)。
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文化思想建设的主导地位,确保文化领导权问题是新中国初期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对电影《武训传》批判的初衷是澄清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混乱思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文化领导权 《武训传》 
周恩来倡导“对事不对人”
《红岩春秋》2023年第1期56-59,共4页张谨 
“对事不对人”是1951年7月周恩来就电影《武训传》问题与时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夏衍通话时所阐明的观点。他明确指示,“不要开斗争会、批判会”,“电影界人士开一两次座谈会,一定要说服,不要整人”,重申“对事不对人”,并要求导...
关键词:电影《武训传》 周恩来 上海市委常委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游民治理思想的创新发展及启示--兼谈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毛泽东研究》2021年第1期44-52,共9页樊宪雷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课题资助项目“毛泽东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蓬勃生气”(项目编号:19G151)。
新中国成立后,稳定和发展成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任务,对于游民的治理改造就是其中重要一环。毛泽东的游民治理思想,既有历史的一贯性又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创新,在革命时期注重发挥游民阶层的革命性,在建设时期则...
关键词:毛泽东 社会治理 游民 《武训传》 
武训的英雄之旅——从电影《武训传》到淮剧《武训先生》,看武训精神的当下解读
《剧作家》2019年第2期107-110,共4页孟云 
孙瑜导演的电影《武训传》,以及都市新淮剧《武训先生》,虽诞生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创作者在艺术旨趣上的追求迥异,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完成了对武训的不同解读,恰恰反映了时代的剧变映射在各自的作品中,但这些都不影...
关键词:《武训传》 武训精神 淮剧 电影 解读 英雄 平民教育家 社会背景 
“为穷人能读书”与“为人民创造新文化”——再讨论电影《武训传》及其引发的争议被引量:3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6期38-47,共10页卢燕娟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百年文艺中的‘家国’关系变迁--以‘五四’至今的文艺为对象"[编号:16BA014]的阶段成果
电影《武训传》1950年底上映,1951年即遭到批判,1986年4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为武训恢复名誉的批复》,2012年电影DVD公开发行并引发关注。这一系列事件历时六十多年,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化生态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意义并...
关键词:《武训传》 文化生态 人民文艺 电影 读书 穷人 国务院办公厅 政治批判 
陶行知与电影《武训传》的因缘
《档案春秋》2016年第9期13-16,共4页高建国 
毛泽东、周恩来盛赞陶行知 提起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民主救国会运动,人们往往想到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七君子"。然而,当年参加救国会的家母生前却告诉我,那时在上海滩,大家总爱说"八君子",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包括在内。1936...
关键词:武训传 救国会 昆仑影业公司 张劲夫 教育会议 邹韬奋 新闻报道 郑君里 淮南中学 教育思想 
在苦难中塑造崇高——评电影《武训传》
《北方文学(下)》2015年第5期130-130,共1页陈丽 
本文在介绍电影《武训传》的基础上,结合当代语境,重新审视《武训传》。对于《武训传》,笔者持肯定态度,认定其是中国电影少有的优秀之作。并从苦难叙事、圣愚形象、以及电影的艺术技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苦难叙事 圣愚形象 光影呈现 
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还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意义吗?
《世纪》2014年第3期60-60,共1页阎长贵 
1951年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批判电影《武训传》运动,是完全错误的,已成为比较广泛的共识。但除了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和看法外,还有人承认这场批判运动有缺点和错误,甚至严重的缺点和错误,开了在思想文化界用政治批判解决学术争论的...
关键词:批判运动 《武训传》 积极意义 电影 1951年 思想文化界 学术争论 政治批判 
毛泽东批判电影《武训传》动因新探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13年第20期81-83,共3页穆厚琴 
新世纪以来,学术界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为什么要亲自发动领导批判电影《武训传》的思想文化运动,几乎着眼于对国际国内形势、意识形态斗争、知识分子改造等客观因素的审视,这是远远不够的。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工作千头万绪,却...
关键词:毛泽东 电影《武训传》 主观因素 批判动因 
电影《武训传》及其批判运动研究被引量:1
《当代电影》2013年第10期53-60,共8页陈墨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新中国电影史的第一大案。在《武训传》的创作/修改过程中,电影作者为跟上时代潮流,不惜违背历史人物传记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虚构周大造反的情节,有意拔高主人公武训阶级斗争觉悟及反抗官府朝廷的政治思想水平...
关键词:《武训传》 人物传记 时代语境 批判运动 权力话语 “鹦鹉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