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竞争力

作品数:11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宋晓杰郝华林秀梅吴玉鸣王伶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长春税务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工业技术经济》《统计与决策》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内贸易影响了区域工业竞争力吗?——来自安徽省城市面板数据的证据
《宜宾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22-34,共13页章秀琴 郭俊晖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2BJL06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YJA790081);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创新团队(2023AH010014);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gxbjZD2022022);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08085MG245);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AHSKY2021D136,AHSKY2022D071);2023年安徽省教育厅高端人才引育行动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在运用竞争优势理论解析国内贸易对区域工业竞争力影响机理,构建总体回归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并在施加多种估计策略后得到的回归结果表明:国内贸易对于区域工业竞争力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且重要程度相对更高。这一结果在考虑内...
关键词:国内贸易 区域工业竞争力 钻石模型 城市面板数据 
湖北省17市(州、区)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动态评价——基于全局主成分分析法的测算被引量:7
《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77-83,共7页王伶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湖北省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动态评价研究”(20YD325)。
工业强则城市强,工业竞争力是地区竞争力的基础和核心,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于工业规模、产业效益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选取评价工业竞争力的14项指标,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GPCA)对湖北省17市(州、区)2012—2018年的工业竞争...
关键词:湖北省 工业竞争力 全局主成分分析 动态评价 
安徽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被引量:2
《武汉商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43-48,共6页张红军 张国宝 赵瑾 
安徽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及优化研究>(项目编号:sk2017zd44);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淮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估算及治理研究>(项目编号:ahskq2016d105);蚌埠市现代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乡村振兴下蚌埠农村产业融合对策研究>(项目编号:akzk201802);安徽科技学院重点建设学科"农业经济管理"(项目编号:akzdxk2015b05)
工业是推动安徽经济快速增长的最大引擎,区域工业竞争力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合2016年安徽16个地市的工业发展数据、工业产业发展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判断安徽区域工业竞争力、工业产业竞争力现状;凭借聚类分析划分安徽区域工业...
关键词:区域工业竞争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环境规制对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效应的分析被引量:11
《工业技术经济》2017年第5期3-12,共10页雷玉桃 柳明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303080);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环境成本的外部性所导致的市场失灵是造成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恶化并存的根源。本文使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2003~2014年中国省级工业竞争力综合得分,计算了中国省级环境规制强度,以分别衡量区域工业实力及政府对其环境状况的有效监管...
关键词:环境规制 工业竞争力 空间效应 因子分析 
华北地区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分析
《河北企业》2011年第9期64-65,共2页李晶 王婧 
工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华北地区在全国的各个经济协作区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华北地区具有优越的区位,并且各个省份都具有丰富的工业产业基础,通过研究区域工业竞争力,
关键词:工业产业 华北地区 竞争力评价 区域工业竞争力 经济综合实力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协作区 支柱产业 
区域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以湖南为例被引量:3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73-75,共3页张艳 张治江 
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来看,其中心问题是区域产业的发展和升级,直接表现就是区域工业竞争力的提升。根据制约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内外因素,应从工业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构建区域工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这...
关键词:工业 区域竞争力 现实竞争力 潜在竞争力 环境竞争力 
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被引量:5
《商业经济》2007年第9期21-23,共3页冯浩 
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导致各地区工业竞争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为缩小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应当重点考虑促进不同类型区域的协调和均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可区分不同区域存在...
关键词:区域工业竞争力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实施品牌战路 增强区域工业竞争力被引量:1
《上海企业》2006年第2期67-69,共3页章一鸣 毛敏琴 唐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资料产品和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并正在由低层次需求转变为中高层次需求。名牌产品毫无疑问占据着巨大优势。随着国内外大批知名品牌的涌现,如何实施品牌战略,推动经济叉快又好地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品牌战略 区域工业竞争力 名牌产品 生产资料 知名品牌 增长方式 重大课题 工业企业 消费品 
重庆市区域工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7-11,共5页彭劲松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和要求 ,重庆必须突出重点 ,推动工业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外延式向内涵式、政府主导型向市场引导型转变。为此 ,对重庆市 39个区 (市 )县工业竞争力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区域工业竞争力 实证分析 
中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因子分析及非均衡差异研究被引量:26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113-119,共7页吴玉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0BJL051)
通过构建工业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工业竞争力进行因子分析评估、先后排序与集团划分,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区域工业竞争力的因子主要有工业经济综合实力与市场化程度、资源组织供给能力、经济绩效...
关键词:中国 区域工业竞争力 非均衡差异 评估指标 因子分析 实证评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