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剂(中药)

作品数:12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吉彦李薇戎福海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市中医医院辽宁医药职业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中医》《中成药》《中医药信息》《中国社区医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和解驱虫饮治疗人鞭虫病临床研究被引量:3
《陕西中医》2018年第4期515-517,共3页赵慧燕 李吉彦 李薇 赵守彰 姜德贤 
辽宁省大连市市级科研项目(1511120)
目的:探讨和解驱虫饮对人鞭虫病患者的疗效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确诊为鞭虫病患者4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和解驱虫饮治疗,对照组予以阿苯达唑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粪便虫卵阴转情况,其数据结果应用...
关键词:鞭虫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驱虫剂(中药)/治疗应用 
谈乌梅丸与四神丸的联用
《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第7期36-36,共1页唐栓木 
关键词:四神丸 固涩剂 乌梅丸 驱虫剂(中药) 联用 
提高方剂学教学质量的体会
《承德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257-259,共3页戎福海 
过去,我们在中医方剂学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集中精力解决理论重点、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的科学思维活动、介绍中西医结合认识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做得不够。1986年以来,我们注意了这些问题,改革了方剂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方剂学 教学方法 方书 调和营卫 坚阴 营卫不和 消痞丸 心下痞满 寒热互结 脏腑 乌梅丸 驱虫剂(中药) 卫强营弱 中西医结合 
五脏咳的经方辨治被引量:1
《中医药信息》1987年第6期22-25,共4页孙秉桓 陈逊 
《素问·咳论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咳虽出于肺脏,但五脏六腑之病,皆能影响于肺而致咳。笔者仅就五脏咳在临床中的症状表现,用经方施治方法分述如下。一、肺咳:《内经》咳论云:“肺咳之状,咳而喘息者音,甚则唾血。。肺...
关键词:五脏咳 芍药甘草汤 补阴剂 肾咳 附子理中汤 祛寒剂 阳虚型 半夏汤 乌梅丸 驱虫剂(中药) 禹余粮丸 证型 经方 方剂 大肠咳 《内经》 《黄帝内经》 桂枝去芍药汤 咳论 
经方治验四例
《四川中医》1987年第2期10-11,共2页马汴梁 
一、大青龙汤案马××,男,49岁。1982年12月24日诊。二日前,因受寒后即出现恶寒畏冷,四肢紧束,腰痛,心中烦闷,口干欲饮,纳少乏力,头痛如裂,舌淡红,苔薄黄而腻,脉浮数。此乃外感风寒,内蕴郁热所致。拟大青龙汤: 麻黄12克,桂枝6克,杏仁6克...
关键词:乌梅丸 驱虫剂(中药) 恶寒 细辛 辛温解表药 头痛 头疼 疼痛 黄连 川连 清热燥湿药 
乌梅丸应改用成型基质
《中药通报》1987年第4期-,共1页刘邦强 
现在用蜜制成的中成药丸剂占丸剂的一大部分,乌梅丸也不例外。因蜜丸比水泛丸好制,一般不易发酵变质,便于库存贮藏,但临床对症用药疗效欠佳,似有必要改革。乌梅丸是由乌梅、细辛、桂枝、人参、附子、黄柏、干姜、川椒、当归、黄连+味药...
关键词:乌梅丸 干姜 附子 黄柏 驱虫剂(中药) 祛寒药 乌头属 黄波罗 清热燥湿药 水泛丸 水丸 蜜丸 丸剂 
乌梅丸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况被引量:1
《中医药信息》1986年第1期29-31,共3页周孜 
近年来,国内广大中医工作者在继承祖国医学理论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对乌梅丸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扩大了临床运用范围,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下面兹就有关这方面的资料简述如下。乌梅丸出自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以...
关键词:乌梅丸 实验研究 张仲景 厥阴病 蛔厥 主方 驱虫剂(中药) 六经辨证 临床运用 
临床应用仲景方乌梅丸的体会
《中成药》1985年第2期21-22,共2页陆慧智 
乌梅丸原为治疗蛔厥之症,笔者在治疗右上腹部剧痛30余人,包括胆道蛔虫症、急性胆道感染、胆囊木后综合症等,获得满意疗效,这说明中医药治疗急症大有可为。
关键词:乌梅丸 蛔厥 利胆 右上腹部 驱虫剂(中药) 通利 胆道蛔虫症 全当归 
姚甫老中医应用经方的点滴经验
《陕西中医》1984年第4期20-20,共1页李荣全 
姚师名希虞,字甫(1885—1982),陇县东南公社人。临床七十余年,学验颇丰,兹将应用经方中点滴经验介绍如下。一、理中汤加味治疗唾液增多姚师认为:“唾为脾之液,脾虚中寒,水湿不运,聚而为涎,上泛为唾。治宜健脾温中为主,佐以和中化痰以理...
关键词:当归四逆汤 祛寒剂 乌梅丸 驱虫剂(中药) 经方 方剂 
“川椒目”与“川椒”——和宋知行同志一点商榷
《辽宁中医杂志》1982年第8期50-50,共1页章昌黎 
最近拜读了宋知行同志的“董廷瑶老师治愈儿童慢性结肠炎三例”(本刊一九八二年第三期)一文,获益良多。但对文中乌梅丸汤剂中的川椒目一味,笔者认为应以川椒为宜。因川椒与川椒目虽同属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花椒;但前者为其果皮,后者为其...
关键词:川椒 花椒 乌梅丸 驱虫剂(中药) 性味 知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