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士

作品数:805被引量:71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文赵伯陶汤燕君许结张荣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博览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一桩“反清案”揭开耒阳知县身世之谜
《文史博览》2020年第9期22-24,共3页朱文科 
清朝以科举取士,从进士、举人选授县令,间或以贡生、监生等补用,称之为“知某某县事”,简称知县.顺治四年(1647),耒阳归清,此后几百年间,耒阳知县多达156人,其中进士29人,举人42人,解元2人,贡生24人,监生30人.这当中,任职时间最长、政...
关键词:科举取士 监生 耒阳县 进士 身世之谜 知县 
谁处理了李大钊的后事
《文史博览》2020年第3期51-52,共2页张国中 
白眉初(1876-1940,地理学家,邓颖超的老师),又名白月恒,生于今河北卢龙县城内一个贫寒的家庭,父亲行伍出身,满族镶白旗人,粗通文墨,后任书吏.在那个开科取士的时代,他盼子成龙心切,在家庭生计维艰的情况下,仍把孩子送进私塾读书,并请先...
关键词:李大钊 家庭生计 河北卢龙县 粗通文墨 开科取士 地理学家 白眉初 邓颖超 
清代“高考”那些糗事
《文史博览》2015年第7期27-28,共2页刘永加 
清代沿用前代科举取士制度,那时的“高考”分乡试、会试两级。可谓是一考定终生,甚至一步登天,主考和考生怎能不重视,因此也演绎了一幕幕具有悲喜色彩的趣闻轶事。考棚里的苦与乐清代的乡试在旧历八月初八至十六日举行,历时九天,每三天...
关键词:科举取士 趣闻轶事 秦霖熙 陕甘总督 合闱 军机大臣 恩贡 光绪五年 童子试 吴獬 
清代落第举人的另一条出路——大挑
《文史博览》2012年第1期49-49,共1页潘洪钢 
近代以前,科举是读书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出路,但科举取士,人数毕竟有限,大批的落榜考生找不到出路,“仕途淹滞”,心存不满,有时也会成为一种社会问题。雍正时期,政府就开始采取措施,解决落榜生出路。
关键词:举人 清代 科举取士 社会问题 雍正时期 读书人 落榜生 仕途 
“倒”的只能是“楣”
《文史博览》2007年第11期34-34,共1页
“倒楣”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太长,据考证,该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成为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门路。因此,科场之内的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虽然明朝有相对完善的监考制度,但照样无法阻止...
关键词:“倒” 科举取士制度 明朝后期 监考制度 读书人 考生 历史 作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