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取士制度

作品数:28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屈永华颜默张剑文娟高远树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军械工程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川北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博览》《小学语文教师》《党课》《山西老年》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校书法教学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被引量:3
《书法赏评》2017年第2期77-80,共4页颜默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发展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国历史上,汉字书法起着承前启后的传承作用,它记录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流变过程。汉字书法早在隋朝科举中就成了取士标准之一,古有“瞻得墨迹锥如沙,定谋不是坡下人”。于是,对书法的学...
关键词:汉字书法 教学现状 高校 科举取士制度 书法教育 学习热潮 中国历史 新中国成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下)——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专题复习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2016年第9期63-74,共12页刘春燕 
【复习目标】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以文成公主人藏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
关键词:统一多民族国家 七年级下册 专题复习 中国历史 科举取士制度 复习目标 民族和睦 成吉思汗 
“末代状元”刘春霖:曾三拒日伪之“邀”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6年第17期60-61,共2页户力平 
刘春霖,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今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甲辰科状元后,第二年科举取士制度被废除,他便成了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状元,被称为“末代状元”。有关刘春霖高中状元之事传闻甚多。据说是由慈...
关键词:刘春霖 状元 科举取士制度 日伪 曾三 慈禧太后 1904年 肃宁县 
宋代童子试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16年第3期79-83,共5页诸葛忆兵 
望子成龙,是古今中外父母的共同心愿。隋唐时期科举取士制度逐渐成熟,由此,唐代就出现了专门针对少年儿童设置的童子科考试。童子科乃“岁举之常选”,《新唐书》卷四四载:“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
关键词:宋代 科举取士制度 少年儿童 《新唐书》 望子成龙 隋唐时期 《论语》 《孝经》 
考棚里的苦与乐
《读书文摘》2016年第2期27-27,共1页刘永加 
清代沿用前代科举取士制度,那时的‘高考”分乡试、会试两级。可谓是一考定终生,甚至一步登天,主考和考生怎能不重视,因此也演绎了一幕幕具有悲喜色彩的趣闻轶事。
关键词:科举取士制度 趣闻轶事 乡试 
“倒霉”一词的由来
《语文月刊》2013年第1期63-63,共1页黄海生 
“倒霉”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遇事不利,遭遇不好,也作“倒楣”。 据考证,“倒楣”一词,本是浙江一带的方言,意思是指事情不顺利或运气不好。此语产生的时间算来不长,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隋唐以来的科举取...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科举取士制度 明朝后期 出人头地 监考制度 科举考试 读书人 意思 
由科举制度“衍生”出的“倒楣”
《山西老年》2012年第10期36-36,共1页许圣义 陈荣辉 
“倒楣”当然不是好事,但更令人尴尬的是。很多人误把“倒楣”作“倒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用,其原因就在于不知道“倒楣”一词的真正来历。“倒楣”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太长。据考证,该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自隋唐以来...
关键词:科举制度 明朝后期 科举取士制度 出人头地 监考制度 读书人 考生 
北宋初期太祖、太宗朝的科举改革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上旬)》2011年第1期31-32,共2页文娟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优秀人才科研基金(G2360299)
唐代中后期,朋党甚盛,造成王室卑弱,政局不稳。这样的历史教训,对宋太祖君臣来说,可谓殷鉴不远。因此,自宋太祖朝起,对唐代以来的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科举考试更为严密和开放,以便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延揽平民中的优秀人才,巩固...
关键词:科举改革 宋太宗 北宋初期 科举取士制度 宋太祖 历史教训 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 
走入进士策文的殿堂
《学习月刊》2010年第20期123-123,共1页辛世民 
开始于隋朝开皇年问的科举取士制度.历经各朝各代的社会精英和极具智慧的上层统治者长期艰苦探索而形成。作为科举考试最高等级的殿试,其考试的级别及其所赋予的时代政治观念指向,自然更具权威意义上的价值认同。周新曙先生新著的《...
关键词:进士 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考试 政治观念 价值认同 统治者 殿试 
“倒楣”不是“倒霉”
《科海故事博览》2010年第18期70-70,共1页郭灿金 
很多人误把“倒楣”作“倒霉”。 “倒楣”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太长。据考证,该词大约出现在明朝后期。明朝因袭自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科举成为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的唯一门路。为了求个吉利,同时更是为了给要上考场的读书人以心...
关键词:科举取士制度 明朝后期 出人头地 心理安慰 读书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