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改革

作品数:81被引量:15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炜杨鑫邓小南吴秋红赵娜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制义“大结”与明清政治文化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4期155-155,共1页陈维昭 
大结是明代八股文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与文章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而且承担着独特的文体功能。自宋代王安石科举改革以来,“自撼已见”成为经义文的写作要求。元代科举把自撼已见的功能单独赋予四书文。明代把“人口气”设置为八股...
关键词:八股文 科举改革 文体功能 元代科举 王安石 写作要求 四书文 有机联系 
清乾隆朝调改会试与殿试时间考述
《教育与考试》2023年第5期29-35,共7页毛鹏程 
调整考试时间是乾隆朝决策者对科举制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出于天气寒冷、搜检不便等原因,乾隆帝将会试从二月展期至三月举行,以示其对士子的关怀与优恤,同时也可视为其对乾隆九年顺天乡试舞弊案下令严搜严惩、缩减乡试中额行为的...
关键词:清代 乾隆朝 科举改革 会试 殿试 考试时间 
从司马光与欧阳修的科举论争看北宋科举制度改革
《考试研究》2023年第4期96-108,共13页贾树硕 
科举制是宋代统治者大力推行的教育考试制度,承担着选拔人才的重要任务。宋代士大夫发迹于科场,对取士制度的发展动向密切关注,多次掀起科举改革的争论。治平元年,司马光建议改革省试录取制度,提出“逐路取人”的设想;欧阳修反对其观点...
关键词:宋代科举改革 司马光欧阳修之辩 逐路取人 凭才取士 考试公平 
清乾隆朝科举改革:动因、举措及影响被引量: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61-172,共12页刘海峰 毛鹏程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招生考试改革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20JZD050)。
乾隆朝是清代进行最多科举改革的时期。为了扭转士子功利的求学考试心态与应对科场日益严峻的舞弊积习,在国力强盛与社会安定、王朝存续时段长、执政者强烈的革新意志与果敢坚毅的个性品质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以皇帝为代表的决策者对乡...
关键词:清代 乾隆朝 科举改革 乡试 会试 
王安石的科举改革与北宋古文运动关系疏证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07-119,210,211,共15页鄢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古文运动视野下的王安石研究”(18FZW053)。
王安石的科举改革与北宋古文运动的关系,可从思想及文体两个层面入手探究。一方面,两者在最核心的价值观层面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经世致用的文章之士,科举改革使得当时的古文创作更强调实用性,更明确地指向现实政治。但不可否认的是,...
关键词:王安石 科举改革 古文运动 思想 文体 
科举制度的改革与永嘉学派士大夫群体的形成——以宋高宗朝为中心的考察
《宋史研究论丛》2022年第1期35-43,共9页赵飞跃 陈安金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永嘉学派文献整理与研究”(19AZX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宋高宗统治期间,科举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一年的初步重建阶段、绍兴十二年至二十五年的完成阶段和绍兴二十五年至三十二年的调整阶段。在此期间,宋高宗亲自参与科举改革,科举考试的科目得以完善,各科各级考试...
关键词:宋高宗 科举改革 温州士子 永嘉学派 
科举活动史视域下的跨时代科举人物探析--以唐文治为例被引量:1
《教育与考试》2021年第4期45-52,共8页李木洲 钟伟春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培育课题(一般项目)“中国科举考试的经验与教训研究”(项目批准号:21YJRC03-1YB)的阶段性成果。
唐文治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工科先驱和国学大师,同时也是典型的跨时代科举人物。基于科举活动史的视野,纵观唐文治求学、为官和兴教的经历,科举是贯穿其间的关键词,他早年志于科举而勤读应考,中年得益于科举由学入仕,晚年图变科举...
关键词:唐文治 科举考试 科举改革 科举活动史 
算学何以成为洋务时期教育与科举改革的突破口被引量:2
《教育与考试》2021年第3期31-39,共9页袁浪华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JZD050)的研究成果。
洋务时期,迫切需要变革传统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以培养和选拔适应时事的新式人才。为了培养精于洋务的新式人才,算学率先被纳入到新式学堂的课程体系当中;为了选拔胜任洋务的新型人才,算学重新被列入到科举制度的取士科目当中。在推动...
关键词:算学 教育改革 科举改革 突破口 影响 
新科明法科的兴废及其影响被引量:1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112-117,128,共7页韩新芝 
新科明法科是王安石科举改革中为诸科改习进士科而设的过渡环节,亦是明法科存在于科举考试中的最后阶段。新科明法科身为王安石科举改革的组成部分,其命运沉浮不仅折射出熙宁变法的政治起伏,亦是熙宁变法之后律法地位在北宋后期及南宋...
关键词:新科明法科 科举改革 社会影响 
清代科举试诗的历史原因与制度意义被引量:7
《清史研究》2021年第2期90-101,共12页刘洋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19CXTD10)资助成果
乾隆二十二年,科举常科增试试律。这一改革的重要原因是为了打破科举以往的命题思路与应试模式,革除举子怀挟、宿构之风。在科举试诗政令下达的过程中,乾隆帝利用权威与策略绕过了朝臣的反对,成功推行了这一数十年间未能实施的改革,并...
关键词:科举改革 试诗制度 覆试 磨勘 乾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