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植

作品数:82被引量:11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廖景平吴七根叶秀麟唐源江莫登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应用基础研究计划)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福建省软科学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生物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岱崮地貌典型崮群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林业资源管理》2018年第2期146-150,共5页高远 齐臻 李翠萍 林祥宇 
临沂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2015J05;2015X05)
在岱崮地貌崮群中选取8个样地,包括以抱犊崮、孟良崮、纪王崮和吴王崮为代表的岱崮地貌外围区样地和以卧龙崮、岱崮、板崮和唐王崮为代表的岱崮地貌核心区样地,对岱崮地貌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岱崮地貌主要植...
关键词:岱崮地貌 植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群落演替 抱犊崮 孟良崮 纪王崮 
校园苔群植物漫话
《生命世界》2018年第2期70-73,共4页埘聪苗 郭丽娟 陈炳华 
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地处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位于福州大学城南端,占地面积187.1公顷。溪源江从校园中穿过,园区内多有湖泊和溪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校园内栽培有苏铁、银杏、高山榕、红花羊蹄甲、樟、杧果、榕树、菩提树、阴香...
关键词:苔藓植物 校园 亚热带季风气候 美丽异木棉 福建师范大学 红花羊蹄甲 占地面积 植物形态 
群植树木对声环境优化的研究被引量:5
《防护林科技》2016年第1期5-7,共3页洪昕晨 兰思仁 陈凯 刘春 薛芮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2014S1477-7);福建省软科学重点项目(2012R0017)
植物不仅满足视觉观赏体验,还可以吸尘降尘、降温加湿、吸收有害气体以及优化周围声环境。分别在福建农林大学中华名特优植物园和福州市温泉公园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种植物群落,对其不同高度、不同宽度以及不同配置的植物群落对噪声的...
关键词:声环境 植物配置 优化 
苏州古典园林主要群植植物生态关系被引量:5
《中国城市林业》2007年第4期27-29,共3页王敉敉 吴泽民 
文章采用传统的植被生态研究模式对苏州四大古典园林主景区的人工植物配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得出在调查地成正联结关系的种对有木瓜-石榴、云南黄馨-梅花、紫叶李-腊梅、云南黄馨-贴梗海棠、石榴-紫薇、腊梅-石榴、木瓜-柳树、贴梗海棠...
关键词:苏州古典园林 植物配置 生态关系 群植 贴梗海棠 植被生态 联结关系 优化配置 
内蒙古额济纳蒙古族荒漠景观多样性传统知识分析被引量:4
《干旱区研究》2005年第1期68-73,共6页哈斯巴根 肖笃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 0 160 0 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 (No .90 10 2 0 0 4)
内蒙古额济纳蒙古族民间以不同的名称来区分的景观类型有 2 6种 ,包括自然景观 2 0种和人文景观 6种。民间对景观的分类可称之为“民间景观类型”(folklandscapetype)。“民间景观类型”中的自然景观主要根据植被建群植物、地形地貌与...
关键词:景观类型 植被特征 群植 水域 地势 景观多样性 设施 额济纳 地表水 荒漠 
姜目芭蕉群植物种子解剖学研究及其系统学意义被引量:3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4年第4期291-297,共7页廖景平 唐源江 叶秀麟 吴七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087;30370099);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创新工程所长基金前沿项目;科技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01CCA00300)
研究了姜目芭蕉群代表植物象腿蕉属象腿蕉(Enseteglaucum)、旅人蕉属旅人蕉(Ravenalamadagascariensis)与蝎尾蕉属Heliconiafaranmansis种子解剖特征。结果表明,象腿蕉无假种皮,种皮分化出表皮、厚壁组织细胞和石细胞层,石细胞仅内切向...
关键词:种子解剖学 象腿蕉 旅人蕉 HELICONIA faranmansis 
陕南早中侏罗世勉县群植物组合面貌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136-141,共6页杜美利 杨建业 雒昆利 陈练武 
勉县群为陕南勉县至紫阳一带早中侏罗世陆相含煤沉积;自下而上分为三个组,即洪水沟组、沔水组、堰河组.该群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该植物群是典型的南方型Ptilophyllum—Coniopteris植物群。根据沉积特征及植...
关键词:早中侏罗世 植物组合 被子植物 陕西 
西藏日土县班公错地区晚更新世晚期植物群与古气候探讨被引量:20
《自然资源学报》1989年第3期247-253,共7页黄赐璇 张青松 刘福涛 
本文通过孢粉分析及^(14)C年龄测定,恢复西藏班公错地区晚更新世晚期的植物群。约在距今40,000—42,000年(a)期间,班公错盆地曾以半荒漠-草原-荒漠交替出现;山地上有少量乔木植物。古气候比现今湿润、气温偏高,以距今3.6—2.8 × 10~4年...
关键词:晚更新世 古群植物 古气候 西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