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红松

作品数:81被引量:22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贾炜玮李凤日高梅香金光泽刘志理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北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北林业大学学报》《中国林副特产》《农业工程学报》《四川动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BLS数据的人工红松冠幅预测模型构建
《农业工程学报》2025年第3期179-186,共8页康义龙 贾炜玮 王帆 刘奇峰 朱万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21A20244)。
为预测人工红松冠幅,该研究利用背包式激光雷达(backpack laser scanning,BLS)提取各单木因子并构建人工红松冠幅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LS点云数据与实测数据平均匹配率达到98.5%,显示出较高的准确度。点云数据与实测胸径的RMSE均值为0.9...
关键词:激光雷达 点云 红松 冠幅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人工红松松籽和松仁的产量模型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1期95-103,共9页李玉萌 贾炜玮 郭昊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1A20244);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及碳汇试点科技支撑项目(HFW240100013)资助。
以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红松人工林木的松塔为研究对象,获取果实和林木因子实测数据,将红松松塔根据鲜重分为3个等级,对松塔、松籽、松仁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松籽重量、松仁数量、松仁重量的基础模型,在基础模型中引入松塔等级和样地...
关键词:红松 松籽重量 松仁数量 松仁重量 线性混合模型 
天然阔叶混交林⁃人工红松幼龄林交错区地表甲虫多样性
《生态学报》2024年第22期10287-10299,共13页王佳生 赵红蕊 孟庆繁 刘生冬 李燕 李明锐 佟佳琦 
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DZJ202301ZYTS504);长白山区昆虫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重点实验室项目(YDZJ202102CXJD032);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40303095NC)。
为明确天然林及其毗邻退耕还林地的地表甲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验证交错区边缘效应是否存在及其强弱,确定人工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为森林近自然经营提供指导。在2017—2018年的4—9月,以天然阔叶混交林(简称“阔叶混交林”...
关键词:地表甲虫 多样性 边缘效应 阔叶混交林 交错区 红松人工林 
天然阔叶混交林-人工红松幼龄林交错区不同生境金龟总科昆虫多样性及指示作用
《四川动物》2024年第5期512-523,共12页王佳生 赵红蕊 佟佳琦 张闯 王宇翔 李洪业 
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DZJ202301ZYTS504);长白山区昆虫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重点实验室项目(YDZJ202102CXJD032);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40303095NC)。
为了解我国北方天然林-人工林交错区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于2017—2018年每年的4—9月,选取天然阔叶混交林(阔叶林)及其毗邻的人工红松Pinus koraiensis幼龄林(红松林)为研究区域,采用巴氏罐诱捕法进行连续诱集...
关键词:金龟总科 多样性 边缘效应 指示物种 
帽儿山不同种源人工红松的生长差异性被引量:2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7期1735-1743,共9页范迎新 贾炜玮 李凤日 李丹丹 张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21A2024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9CP08)资助。
为分析红松树高的生长规律,筛选生长优良种源,本研究利用帽儿山实验林场的26个种源234株人工红松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差异对种源进行分组,结合Gompertz、Korf、Richards、Logistic、Schumacher基础模型构建树高生长方程,对比选出最优基...
关键词:红松 种源 生长差异 种源分组 哑变量 
辽东山区人工红松冠长率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1
《林业科学研究》2022年第6期127-134,共8页刘奇峰 陈东升 冯健 高慧淋 
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LSNQN201901);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880418014)资助。
[目的]建立包含林木竞争、地形(坡度、坡向、坡位)的不同林层的辽东山区人工红松冠长率模型,研究不同竞争水平及地形对冠长率的影响,比较林层间的冠长率差异,为辽东山区红松人工林经营奠定基础。[方法]以辽宁省清原县大边沟林场红松人...
关键词:红松 坡向 竞争水平 再参数化 冠长率 
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枝下高模型的研建被引量:1
《林业科技通讯》2022年第8期95-98,共4页刘金义 
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2020JH/1020002);辽宁省农科院建设计划(2019EDD217032)。
单木枝下高(H_(cb))反映了树木的生活力及在林分中的竞争水平,是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重要变量。本研究以辽东山区大边沟林场人工红松(Pinus koraiensis)为研究对象,基于Logistic模型的基本形式,构建了包含胸径(D)、树高(H)、冠幅的人...
关键词:辽东山区 人工红松 Pinus koraiensis 枝下高 预估模型 
东北人工红松针叶林和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林下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特征被引量:4
《林业科学研究》2022年第3期63-71,共9页郎漫 吴昌福 苏孝纯 李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345,41101284)。
[目的]为了解森林土壤氮素转化特征及土壤氮供应能力,为森林生态系统合理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东北寒温带人工红松针叶林和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培养试验,采用^(15)N同位素成对标记技术和FLUAZ数值...
关键词:^(15)N标记 氮初级转化速率 人工红松针叶林 次生阔叶混交林 
辽东山区人工红松中龄林干形规律及与树冠结构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辽宁林业科技》2022年第1期9-13,69,共6页刘金义 
红松人工林是辽东山区重要的果材兼用林,在涵养水源及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准确模拟辽东山区人工红松的干形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基于大边沟林场设置的人工红松中龄林固定样地的每木检尺数据,测量标准地所有树木...
关键词:人工红松林 高径比 树冠结构 辽东山区 
黑龙江不同区域人工红松心边材及树皮削度可加性模型系统构建被引量:4
《应用生态学报》2021年第10期3437-3447,共11页苏巴提·赛达合买提 贾炜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62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19CP08)资助。
基于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东京城林业局和林口林业局不同林分条件下103株人工红松解析木的2977个圆盘数据,结合林业研究中常见的Kozak(1988)、Muhairwe(1999)、Lee(2003)、Kozak(2004)可变指数削度方程,构建带皮直径、心材直径、边材宽...
关键词:可加性模型 削度方程 哑变量 心边材 树皮厚度 红松人工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