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悼亡诗

作品数:23被引量: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宁付飞亮王亚妮张箭飞黄丽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运城学院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长安学刊》《文教资料》《文学教育(中)》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化差异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中西悼亡诗之异同研究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年第10期19-24,共6页王秋生 
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自主科研支持计划项目“中西悼亡诗对比研究”(09YB07)之阶段性成果
本文旨在比较中西方悼亡诗之间存在的异同.文章将从忧伤和独孤的表达、今昔对比、赞美亡妻优点、意象的使用和表达手法等方面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从表达忧伤的方式、回忆爱情的尺度、赞美的内容、悔恨之情的表达、手法的运用和对待...
关键词:悼亡诗 相似点 中西思想 感情相通 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悼亡诗中的文化差异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88-90,共3页方世华 王静 
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物本为主体,西方诗偏于阳刚,中国古代诗则偏于阴柔。若以爱情为经,死亡为纬,那么通过诗人微颤的手细密织成的就是一首首痛彻怀想的悼亡诗。美学激情既是包含着快乐,也包含着悲戚与恐惧。对物是人非的感...
关键词:文化 诗经 悼亡诗 
香魂一缕随风散 愁绪三更入梦遥——略论中西悼亡诗之异同被引量:1
《梧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69-72,共4页姚春美 
悼亡诗作为抒情诗的一个"亚种",在不同的国域呈现出不同的风情。"梦"框架的建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之一,但在梦中悼亡者追忆的意象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中国"越琐屑,越见真至";西方往往和性、宗教等相关联。这一差异源于它们之间的文化...
关键词:中国 西方 悼亡诗 意象 文化差异 
论中西悼亡诗的文化差异被引量:9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61-63,共3页付飞亮 
中西方悼亡诗多寡不一的深层原因是缘于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中国人不能超越死亡的恐惧,所以悼亡诗特别多;而西方人对待死亡较洒脱,故悼亡诗相对较少。对死亡的不同态度是由两者的信仰和宗教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悼亡诗 死亡恐惧 宗教 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