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生

作品数:11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更多>>
发文主题:哈代挽诗爱情托马斯·哈代悼亡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考试周刊》《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作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西悼亡诗之异同研究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年第10期19-24,共6页王秋生 
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自主科研支持计划项目“中西悼亡诗对比研究”(09YB07)之阶段性成果
本文旨在比较中西方悼亡诗之间存在的异同.文章将从忧伤和独孤的表达、今昔对比、赞美亡妻优点、意象的使用和表达手法等方面研究两者之间的相似点;从表达忧伤的方式、回忆爱情的尺度、赞美的内容、悔恨之情的表达、手法的运用和对待...
关键词:悼亡诗 相似点 中西思想 感情相通 文化差异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评田维的《花田半亩》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0年第8期5-8,共4页王秋生 
因身患绝症而英年早逝的女大学生田维的遗作《花田半亩》,既是一次语言文字的饕餮盛宴,又是一次对精神和灵魂的熏陶和洗礼,书中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勇敢坚强的品质、同情怜悯之心和知恩感恩之德。该书的意义在于它鼓舞着那些遇...
关键词:田维 《花田半亩》 语言 精神 意义 
西方悼亡诗史综述被引量:4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第8期41-43,57,共4页王秋生 
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自主科研支持计划资助项目(09YB07)"中西悼亡诗之对比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回顾和分析自古至今包括弥尔顿、哈代、霍尔等在内的十几位西方诗人悼念亡妻的诗歌,旨在梳理西方悼亡诗的历史,更正人们对西方悼亡诗认识上的一些误区,为西方悼亡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和线索。
关键词:西方悼亡诗 历史 误区 
哈代、女人、诗歌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年第7期83-86,共4页王秋生 
该文探讨了英国小说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和他一生中几位重要女人之间的关系乃至情感纠葛,是她们丰富了哈代的感情生活,并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动力和源泉。
关键词:哈代 情感纠葛 创作源泉 
伤逝——论托马斯·哈代的悼亡诗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第3期4-8,共5页王秋生 
英国诗人托马斯.哈代为其亡妻艾玛做了百余首悼亡诗,其悼念时间之长、悼念诗作数量之大、悼亡忧伤程度之深,充分体现了哈代的忧郁悼亡特质。这可以结合心理学的理论来加以探讨。通过文本分析,论述哈代的忧伤所经历的几个过程,即失落、...
关键词:悼亡诗 忧伤 失落 寻觅 幻灭 
解读艾略特《荒原》的用典艺术
《作家》2009年第20期61-62,共2页王秋生 郭瑞 
艾略特的《荒原》是一首以晦涩难懂、征引渊博著称的现代派长诗。尽管评论界对其褒贬不一,但是它在西方诗歌发展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却是不容置疑的。本文通过对《荒原》中用典艺术的分析和研读,包括其用典的形式和分类,用典的原因,尤其是...
关键词:《荒原》 用典 形式和分类 传统的尊崇 
1949年前的哈代诗歌翻译史被引量:1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9期29-30,共2页王秋生 郭瑞 
该文回顾了国内翻译界对英国著名诗人托马斯·哈代的诗歌翻译成果,商榷了这一时期哈代译介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这一方面业已取得的成就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哈代诗歌 翻译史 成果 
亡妻之赞——析哈代的爱情挽诗
《山东文学》2009年第8期120-122,共3页王秋生 
英国诗人哈代为其亡妻写了百余首悼亡诗,在这些诗中,他对妻子从容貌、活力、忠诚等多方面加以赞美。哈代不仅沿袭了英语挽诗赞美死者的传统并作为转折时期的诗人为这一传统的前进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挽诗 赞美 继承与发展 
奥巴马竞选获胜演讲的修辞分析被引量:3
《文教资料》2009年第11期42-43,共2页郭瑞 王秋生 
本文从文体学角度详细分析了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竞选获胜演讲中的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照、重复、头韵、比喻和引用等。
关键词:奥巴马演讲 修辞分析 
忆起的浪漫——哈代的爱情挽诗研究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年第3期4-8,共5页王秋生 
英国诗人托马斯·哈代写给其亡妻艾玛多首爱情挽诗。在这些挽诗中,哈代回忆了他和艾玛初遇和相恋时的浪漫爱情故事。忆起的爱情故事虽甜美,但由于没有爱人的存在而像一朵忧伤之花,美丽但缺憾,因此哈代的爱情挽诗具有某种普遍意义。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 挽诗 浪漫爱情 普遍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