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断裂带

作品数:15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郝天珧谈迎刘德良李海兵宋海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人与生物圈》《地球物理学报》《石油实验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短周期密集台阵的北川地区浅层地壳结构研究被引量:1
《地球物理学报》2022年第11期4311-4325,共15页陈辛平 李红谊 张玉婷 黄雅芬 葛慧颖 卫志杰 管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939203);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专项(2019CSES0113)联合资助.
北川地区位于龙门山中央断裂带的中北段,2008年M_(S)8.0汶川地震发震断裂(映秀—北川断裂)穿北川老县城而过,对当地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除北川老县城以外,北川县内多处为汶川地震极震区,汶川地震摧毁了县内多个镇落.本研究在北川地区布...
关键词:龙门山中央断裂带 北川地区 背景噪声 HVSR 
汶川8级大震的未解之谜和启示
《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第6期44-44,共1页罗灼礼 
1汶川大震揭示的最重要、最突出的科学观测事实 ①观测到了汶川大震“奇异”的地震初始破裂的波形;②获取了近场地震观测资料和388个强震动台站合格的观测记录,最大峰值加速度记录为957.7cm/s2;③首次获得了前所未见、鲜为人知的...
关键词:8级大震 汶川 地震观测资料 地表破裂带 观测事实 加速度记录 中央断裂带 INSAR 
封面照片说明:汶川映秀莲花心沟地震滑坡
《山地学报》2010年第2期233-233,共1页山水 
关键词:汶川县 莲花 地震滑坡 照片 封面 岷江上游 中央断裂带 相对高度 
龙门山后山断裂汶川M_S8.0地震地表破裂带被引量:3
《国际地震动态》2009年第4期4-4,共1页江娃利 谢新生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发生之后,多方研究者开展了汶川震区地表破裂实地调查。已发表的调查结果论证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沿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和前山断裂分布。本文作者近期沿龙门山后山活动断裂开展了踏勘性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除龙...
关键词:地震地表破裂带 龙门山构造带 断裂分布 汶川 中央断裂带 调查结果 地震发生 活动断裂 
汶川大震发震断裂带临震前的地壳深部绝对应力异常分析
《国际地震动态》2009年第4期27-28,共2页郭啟良 王成虎 张彦山 丁立丰 
研究表明,汶川8.0级大震的发震构造为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发震断裂由映秀起始,沿北东向穿过北川直至青川一带,发震断裂长达近300km。大震发生以来的强余震沿着该发震断裂带密集分布,尤其是在青川一带多次发生5~6级的强余震。
关键词:中央断裂带 发震构造 应力异常 地壳深部 大震 汶川 震前 发震断裂 
峡谷的噩梦
《人与生物圈》2009年第2期82-97,共16页故乡 
汶川地震中出现了许多罕见的超大规模崩塌滑坡。震后,民间学者杨勇数次进入震区寻找这类巨大滑坡,他称这类滑坡为“破裂点”,其特点是土石方量巨大、破坏力极强,大多处在中央断裂带上,大部分是地质学所称的“高速远程碎屑流”。认...
关键词:崩塌滑坡 峡谷 中央断裂带 超大规模 土石方量 破裂点 破坏力 碎屑流 
512汶川地震与成都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年第17期18-20,共3页葛文彬 
一,地震及主要类型地震是由地球内部的变动引起的地壳震动,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按形成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构造地震:由地壳岩层错动、破裂所形成,占地震的90%以上,破坏力也最大。本次512汶川地震,就是发...
关键词:构造地震 汶川 成都 地球内部 地应力释放 中央断裂带 自然现象 破坏力 
封面说明:肖家桥堰塞湖
《山地学报》2008年第4期401-401,共1页山水 
关键词:堰塞湖 中央断裂带 发震构造 龙门山 四川省 滑坡 南坡 
地震与中国人如影随形——解读中国地震带被引量:8
《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第6期122-129,共8页刘晶晶 
地震来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中位于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这条断裂带又属于南北地震带。地震带,这个原本还颇显遥远的词,迅速走进我们的视线中心。打开《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你会看到一条条地震带就像一道道阴影重重...
关键词:南北地震带 中国人 中央断裂带 解读 龙门山构造带 大地震 分布图 活断层 
黄海中央断裂带的地球物理证据及其与边缘海演化的关系被引量:23
《地球物理学报》2003年第2期179-184,T004,T005,共8页郝天珧 Suh Mancheol 阎晓蔚 江为为 宋海斌 胥颐 刘振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 0 740 2 1 );国家基础研究 973资助项目 (G2 0 0 0 0 4 67- 0 1 );韩国KOSEF项目 (996 - 0 4 00- 005-2).
根据黄海及周边地区的布格重力资料 ,通过解析延拓、目标场提取、任意水平方向导数计算、离散小波变换等处理 ,得到各种有关断裂的信息 .经过与地震层析成像结果和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 ,认为黄海中央断裂带是一组“X”型交叉断裂而不仅...
关键词:黄海 中央断裂带 “X”型交叉断裂 地球物理场特征 多期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