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能

作品数:125被引量:39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林元张建军张廷模高学敏王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中医学院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河南中医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苦味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分析被引量:25
《河南中医》2015年第1期166-170,共5页赖昌生 张蕙缨 
玉林市科技攻关项目(编号:12143003)
目的:分析苦味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收取中药466味(不包括附药),以每味中药的名称、类别、四气、五味、归经、功效、主治、升降浮沉、毒性作为中药性能数据表的字段,输入具体数据。以微软公司的Access为数据库,用VBA为开发工具,编...
关键词:苦味中药 四性分布 归经分布 类别分布 升降浮沉 毒性 
入脾经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的计算机分析被引量:6
《河南中医》2010年第8期825-829,共5页赖昌生 
广西中医学院普通科研项目(编号:P2009153)
通过计算机分析,我们得知入脾经药物温性(占52.9%)最多,平性(占20.2%)次之,寒性位居第三(占16.0%),热性位居第四(占8.4%),凉性最少(占2.5%)。这与脾经的生理、病理特点是相符的。五味中以辛味最多,占60.5%;甘味次之,占40.3%;苦味位居第...
关键词:脾经 中药 性味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功效 计算机分析 
入肾经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的计算机分析被引量:6
《河南中医》2010年第4期406-409,共4页赖昌生 
广西中医学院科研项目(编号:P2009153)
通过对入肾经的中药四气、五味、分类、升降浮沉及毒性的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入肾经药以温性、甘味、补虚类及具有沉降性有关,其中有15味有毒性。
关键词:中药 肾经 四气五味 分类 升降浮沉 毒性 
入胃经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的计算机分析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10年第1期94-98,共5页赖昌生 
广西中医学院普通科研项目(编号:P2009153)
以全国高校21世纪课程教材《中药学》为基础,建立数据库,对胃经药物的类别分布及功效特点进行分析,对其性味、升降浮沉、毒性等相关特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为临床运用胃经药物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对科研及教学也有所裨益。
关键词:胃经中药 四性 五味 
入膀胱经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的计算机分析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09年第11期1133-1135,共3页赖昌生 
通过计算机分析,得知入膀胱经药物寒性(占58%)最多,温性(占22%)次之,平性(占19%)位居第三,无热性药及凉性药,五味中以苦味最多,占56%;甘味次之,占41%;辛味位居第三,占37%;淡味位居第四,占17.0%;咸味位居第五,占7%,涩味位居第六,占5%,酸...
关键词:中药四性(气) 中药五味 膀胱经 功效特点 
入胆经中药性能及功效特点的计算机分析被引量:1
《河南中医》2009年第9期923-924,共2页赖昌生 
通过计算机分析,我们得知入胆经药物寒性(占68.2%)最多,平性和温性次之,凉性最少,只占4.5%,这与胆经的生理、病理特点是相符的。五味中以苦味最多,占72.7%;辛味次之,占40.9%;甘味位居第三,占18.2%;酸味居第四,占13.6%;淡味和涩味位居第...
关键词:入胆经中药 中药“四气”理论 中药“五味”理论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 中药功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