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免疫学

作品数:21被引量:11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蔡定芳陈晓红沈自尹郭瑞新王韧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中医教育》《中国免疫学杂志》《免疫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中西医理论交叉联系论肾阳的免疫功能特性被引量:13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年第8期1-3,共3页谭从娥 杨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3559);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7JM8110)
肾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可激发一身之阳气,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肾阳具有温煦、蒸腾、推动、气化、防御等生理作用,涵盖现代医学免疫系统的免疫稳态、免疫防御、体质免疫等重要功能。本文从中医整体观与免疫系统、阴阳平衡与免疫稳...
关键词:中医免疫学 免疫学 肾阳 
刘祖贻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集萃(四)——扶正祛邪与中医免疫理论及其实践被引量:2
《湖南中医杂志》2013年第9期28-31,共4页刘春华 卜献春 刘芳 宁泽璞 周慎 刘祖贻 
全国中医药专家刘祖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0)
刘祖贻研究员认为扶正与祛邪既是中医治疗一切疾病的两大治疗原则,同时也是调控人体免疫力、治疗所有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基本法则。扶正重视补益脾肾,但以补脾为先;祛邪贵在托毒泄实,却以不伤正为则。扶正与祛邪孰轻孰重、孰急孰缓,临证...
关键词:中医免疫学 扶正祛邪 名医经验 刘祖贻 
6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过敏原试验临床分析被引量:3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第2期116-116,共1页兰海燕 刘爱华 唐立伟 王永东 刘永 李冬梅 
目的探讨河北迁安地区引起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方法对6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皮试试验。结果变应性鼻炎皮试阳性率高的是:夏秋花粉、蒿属花粉、尘螨、室内尘土等是河北迁安地区引起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结论通过检测...
关键词:过敏原 变应性鼻炎 变态反应学 中医免疫学 中西医结合免疫学 
治疗干燥综合征重在育阴潜阳辨析被引量:11
《光明中医》2009年第9期1685-1686,共2页彭剑虹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育阴潜阳 中医药疗法 中医免疫学 
中药疗法对梅毒血清固定的干预研究被引量:6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633-634,共2页陈红君 邱洁英 温惠娟 黄海 卢丽萍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中药组、西药组、对照组(安慰)血清固定梅毒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情况,以及动态观察治疗前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卡片试验(RPR)滴度变化。结...
关键词:梅毒/治疗 血清固定 中医免疫学 干扰素Γ 重组 
温中健脾法用于白塞氏综合征被引量:4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年第7期745-745,共1页文明峰 
白塞氏综合征,亦称“口、眼、生殖器三联征”,属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此起彼伏,难以治愈。笔者自1997年以来,先后在门诊采用温中健脾法治疗本病21例。获得较好疗效,简结如下:
关键词:白塞氏综合症 中医药疗法 中医免疫学 
中西医结合间歇疗法治疗红斑、丘疹脓疱期酒渣鼻77例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年第7期742-743,共2页韦无边 
目的探索中西医结合间歇疗法治疗酒渣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服用中成药一清胶囊、雷公藤和西药奥消硝唑胶囊,外用复方氯霉素酊;对照组服用甲硝唑片,外用药及疗程同治疗组,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组有效率分别为85.4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间歇疗法 中医药疗法 中医免疫学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陕西中医》2007年第10期1343-1344,共2页胡小梅 张文艺 李道睿 王建国 
河北省科技攻关课题(编号042761268)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T细胞亚群、IFN-γ、IL-4、IgG、IgA、IgM之间的关系。方法: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将8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肺脾气虚型、痰湿瘀阻型、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肺肾阴虚型,并作相关测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免疫学 中医免疫学 证侯 
关于中医免疫学与现代免疫学相关性的思考被引量:4
《湖南中医杂志》2005年第3期45-46,共2页张熙 
关键词:中医理论 免疫系统 免疫学 西医理论 
影响体质形成的因素及其与免疫的相关性被引量:1
《陕西中医函授》2001年第5期5-7,共3页孙理军 杨徐杭 
体质与疾病的发生、演变、证候表现及临床治疗密切相关。饮食劳逸、精神情志、气候地理、性别、年龄等因素均能明显影响体质的形成,并有其重要的免疫学基础。
关键词:体质 免疫 影响因素 中医免疫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