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明

作品数:336被引量:23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吴耀利黄剑华李庚香张忠培刘学堂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博物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原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晋南盐业资源与中原早期文明的生长:问题与假说被引量:13
《中原文物》2021年第4期43-53,共11页戴向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发掘资料的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9ZDA23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倒叙方式追溯了运城盐池开发、利用的早期历史,以及与中原文明化进程的关系。从有文字可考的商周时期往前追溯,分别讨论了夏商和龙山时期运城池盐开发和外输的间接证据,仰韶时期陕晋豫邻境地区聚落兴衰、社会复杂化发展与晋南盐...
关键词:运城盐湖 池盐 陕晋豫邻境地区 中原文明 
论气候变迁与中原文明中心地位的形成被引量:8
《中原文物》2011年第5期15-24,45,共11页魏继印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1年度调研课题(SLK-2011-799)
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夏商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关键时期,大体经历了由无中心向以中原为中心转变的"多源一统"过程。究其原因当有多种,气候变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的不同,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反应也...
关键词:气候变迁 古代文明 中原地区 中心地位 
从考古与历史的整合看中原文明起源的方式被引量:2
《中原文物》2006年第2期21-26,32,共7页吴耀利 
在夏王国的起源中,没有受到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暴力干涉,是直接从氏族社会中产生的。同古雅典国家的起源一样,夏王国的起源也是国家起源的另一种最纯粹、最典型的形式。
关键词:中原文明 国家起源 夏王国 氏族社会 
古城寨龙山城址与中原文明的形成被引量:7
《中原文物》2002年第6期27-32,共6页蔡全法 
新密古城寨龙山文化城址 ,是中原地区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址。城内宫殿、廊庑建筑基址和其他遗迹遗物的发现 ,揭示了龙山时代的政治、经济生活状况、土木建筑技术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情况 ,也是最早揭示夏商城市文明...
关键词:城址 古城 中原文明 夏文化 建筑基址 龙山文化 遗物 本质 意识形态 经济生活 
从考古发现谈中原文明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被引量:4
《中原文物》2002年第6期33-42,共10页杨育彬 孙广清 
河南位居“天下之中” ,历来被称为中原。旧石器时代文化 ,南来北往 ,东播西传 ,都需经过中原沃野。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源头。夏商周三代文明 ,中原独领风骚 ,居于全国中枢地位。两汉魏晋至唐宋文明 ,中原在全国...
关键词:中原文明 考古发现 夏商周 旧石器时代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 两汉 中国古代 天下 源头 魏晋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几个问题——在《中原文物》百期纪念暨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被引量:21
《中原文物》2002年第5期12-23,共12页张忠培 
关键词:中国 文明起源 《中原文物》 期刊 学科研究 考古学 
让考古走近大众——《启封中原文明——20世纪河南考古大发现》评介
《中原文物》2002年第5期87-88,共2页李自强 
关键词:考古发现 中原文明 遗物 考古学 遗迹 发祥地 祖先 丰富 劳动 大众 
中原文化中的东方因素被引量:5
《中原文物》2002年第2期9-11,共3页邵望平 
20 0 1年 1 2月 8日 ,由哈佛燕京学社等单位主办的中国文化研讨会第十六届年会在哈佛大学举行。会议的主题是“考古学与中国文明的再发现———纪念张光直教授学术研讨会”。在“张光直教授的考古学贡献”专题演讲中 ,有六位学者发言 ,...
关键词:中国古史 考古学 疑古学派 中原文明 东周 史学家 顾颉刚 经学 重要贡献 方法论 
在《中原文物》百期纪念暨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中原文物》2001年第6期4-6,共3页张文军 
关键词:《中原文物》 中原文明 学术研讨会 河南 中国 文物考古 
以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为起点 深入探讨中原古文明──在《中原文物》百期纪念暨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中原文物》2001年第6期7-10,共4页李伯谦 
关键词:夏朝 商朝 周朝 断代工程 中原文明 中国 文物考古 地层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