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长统

作品数:105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杨霞马天祥张婷婷秦跃宇黄丽峰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仲长统《昌言》句
《前线》2024年第12期I0001-I0001,共1页曹恩东 
【讲话原文】“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习近平2022年4月2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典出】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东汉·仲长统《昌言》。
关键词:博鳌亚洲论坛 主旨演讲 仲长统 《昌言》 坚定信心 习近平 开幕式 
“官制象天”与东汉尚书台的设立
《形象史学》2023年第1期243-266,共24页梁轩 赵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汉代族制研究”(项目编号:16BZS038)阶段性成果
尚书台的设立与崛起,是秦汉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变革。东汉光武建政以来,为适应新的政治形势,尚书组织的政治地位与职权范围都得到了大幅的增扩,仲长统《昌言·法诫篇》曰:“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
关键词:汉光武 政治形势 光武帝 失权 官僚制度 强臣 仲长统 职权范围 
仲长统皇权批判思想的特质及其渊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99-105,共7页孙尚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音乐文学通史(项目批准号:17ZDA241)。
否定皇权和渴望“来世圣人”的外力拯救,是仲长统皇权批判思想的开创性核心特质,这两点决定了他在汉末思想史中的独特位置。仲长统极可能接触并接受佛教平等思想的影响,并将这一思想与西周封建制度和先秦儒学思想相联系,进而大胆否定了...
关键词:仲长统 皇权批判 佛教思想 
一点典
《党课》2022年第13期1-1,共1页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东汉]仲长统《昌言》无论所处环境安全还是危险,都不会动摇自己的志向;无论成就事业困难还是容易,都不会改变自己的初心。
关键词:《昌言》 仲长统 成就事业 
《昌言》《中论》中的汉末风俗批评与审美思想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5期180-181,共2页宋亚莉 
仲长统(179—220)与徐幹(170—217)为东汉建安时期名士,二人品德高尚,备受世人推崇。仲长统的《昌言》、徐幹的《中论》对世俗士风、审美等多有讨论。汉末乱世,社会动荡,人心不安,民间奇风异俗、巫术图谶流行,普通百姓趋之若鹫,丧失本...
关键词:建安时期 《昌言》 《中论》 士风 仲长统 奇风异俗 品德高尚 汉末 
论汉儒仲长统的救世主张及其思想转变
《阴山学刊》2020年第1期73-78,共6页钮则圳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青年项目“传统家国情怀的价值内涵及其近代转型研究”(17CKS052)阶段性研究成果
面对东汉末期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仲长统在哲学层面对谶纬迷信之学予以猛烈批判,并提出了一系列救世主张。他以"存亡迭代,政乱周复"的历史观作为理论根基,以"损益兼行"作为具体的操作原则,以"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天人观为价...
关键词:仲长统 救世主张 损益 人事为本 
杂糅儒道,重人贵天——略论仲长统思想中的易学因子
《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1期144-151,共8页徐浩诚 
汉末社会民生凋敝、世风日下,天命谶纬、神学目的论等思想使儒学经学掺入了谶纬化、巫术化的杂质,道家对儒家在思想内涵上的互补功用凸显出来,儒道互补蔚然成风。《易传》作为儒道交融的重要经典其中开放性的宇宙观和辩证法思想受到社...
关键词:仲长统 易学 重人贵天 杂糅儒道 
论仲长统的“狂生”人格——兼谈仲长统的社会批判思想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66-71,共6页崔振 
仲长统是东汉末继王符、崔寔之后的又一位社会批判家,面对东汉末年弊端丛生的社会现实,他一面批判当时社会的黑暗,一面又努力探索改良社会的方案,并提出了许多的社会治道主张。因其不苟于俗,时人或谓之为"狂生"。他放诞无忌、藐视权贵,...
关键词:仲长统 狂生 人格 社会批判 
浅论仲长统政治思想
《汉字文化》2018年第23期135-136,14,共3页蔡昕樾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仲长统作《昌言》于此时,批判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总结出现汉朝如此局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昌言》一书在极大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政治思想。本文即从《昌言》中残存的《理论篇》《损益篇》和《法诫篇》入手...
关键词:仲长统 《昌言》 政治思想 
由“子”入“集”--《昌言》流传演变研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8年第3期5-8,共4页马天祥 
西藏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k2015-61.
《昌言》成书列于子部,然而仲长统《昌言》的流传演变却经历了一个由"子部"到"集部"的过程。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东汉末年士人已经不同于战国诸子,在创作政论性质颇浓的子部散文之外已经有数量可观的纯文学作品问世;另一方面...
关键词:仲长统 《昌言》 子部 集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