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祥

作品数:27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仲长统清末士族准噶尔部清代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论坛》《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图书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额伦特兵败看雍正朝中央政府对昆仑山南路管控策略的调整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59-63,共5页彭蔹淇 马天祥 
2024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雍正朝中央政府对昆仑山南路管控政策调整探析”阶段性成果,项目号:XJ2024G199。
在清朝平定准噶尔部的进程中,康熙五十七年(1718)额伦特兵败事件有着特殊的意义,虽然该事件并未改变康熙朝大兵进剿的既定策略,但在事实上已经为雍正朝对昆仑山南路地区及时调整管控策略埋下伏笔,进而逐步实现了从大军进剿到重点驻防的...
关键词:额伦特兵败 雍正朝 中央政府 昆仑山南路 管控策略 
《新疆南路赋》“栋科捷径”注文考辩——兼论清代新藏克里雅道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61-66,共6页彭蔹淇 马天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西藏民族志文献整理研究”(23BMZ120);新疆师范大学2022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清中期中央政府对昆仑山南路管控研究”(XJ107622216);西藏民族大学2023年青年学人培育计划项目“稳定、发展、生态、强边视域下的近代西藏方志思想价值探析”(23MDX04)。
清代边疆地理学人徐松在其所作《新疆赋》之“栋科捷径”句后附有注文,认为“栋科捷径”位于新疆和阗南部的“栋科尔庭山”,即康熙五十六年(1717)准噶尔部袭扰西藏所取之道。但通过爬梳史料发现“栋科捷径”当为克里雅道,且“栋科尔庭...
关键词:《新疆赋》 注文 栋科尔庭 克里雅 
近代边疆史志中的“天幕”词义流变探析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28-132,共5页马天祥 彭蔹淇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西藏民族志文献整理研究”(项目号:23BMZ120);西藏民族大学青年学人培育计划资助项目“稳定、发展、生态、强边视域下的近代西藏方志思想价值探析”(项目号:23MDX04)的阶段性成果。
“天幕”一词源于典故“刘伶天幕”,最初表示以天为幕、以地为席,以此彰显名士的超脱和旷达。后来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代指天空和苍穹的涵义。至清末民初时,该词又兼具帐篷、帐房的新涵义。通过梳理清末民初与之相关的各类史志文献,可...
关键词:边疆史志 天幕 词义流变 
近代西藏方志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生逻辑探析被引量:1
《民族论坛》2023年第4期103-110,共8页姜耀辉 马天祥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代西藏民族志文献整理研究”(23BMZ120)阶段成果。
近代西藏方志编撰于特殊的历史时期,爱国志士在面对边疆危机和民族危亡之时,借方志之体以达时务之用,特别是在回答“固边兴藏”等若干问题时,打破传统方志范式,以全新的视角和格局进行思考。翻检这些稀见方志文献,能够发现这些爱国志士...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生逻辑 近代 西藏方志 
共青团成立之初出版活动综览
《中国出版》2022年第16期66-70,共5页马天祥 
从五四运动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广大爱国青年经历了从自发组织学习、出版传播进步思想,到在党的领导下有纲领、有组织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了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时事的重大蜕变。进步青年的出版活动在这一重大蜕变中,逐渐在党的领...
关键词:共青团 社会主义青年团 出版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西藏高校新型团学育人模式探析被引量:1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74-77,84,156,共6页李英 马天祥 
西藏民族大学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题科研项目“以百年建党精神为指引的‘新时代’西藏高校团学工作的革新与突破”(项目号:21MDZGGCD05);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西藏高校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研究”(项目号:19VSZ131);西藏民族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民族高校团学思政课程体系研究”(项目号:2022527)的阶段性成果。
新时代西藏高校的团学人应当在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强化团学思政课程建设,推进新型育人体系探索,更好地致力于建构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新型民族高校团学育人模式,为有效服务国家治边稳...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藏高校 团学工作 育人模式 
清末西藏方志编撰背景与文献考证被引量:3
《中国出版》2022年第1期65-69,共5页马天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末西藏方志整理研究”(17CMZ013)研究成果。
清末西藏方志产生于近代英俄等列强窥伺我国西部边疆之时。爱国志士借方志之体以达时务之用,以传统史志、近代报刊、外文图志等文献为来源,秉承固边兴藏之宗旨,打破传统方志范式,编撰了一批体例精简灵活、内容契合时代需求的方志文献。
关键词:清末 西藏方志 编撰背景 文献来源 
《西藏通览》版本流变概述被引量:1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62-66,155,共6页马天祥 彭蔹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西藏方志整理研究”(项目号:17CMZ013);西藏民族大学校内青年项目“《西藏通览》版本源流梳理”(项目号:20MDQ02)的阶段性成果
《西藏通览》自20世纪初在日本由丸善株式会社刊行至今,共计有四种版本,包括以日文印行的"丸善株式会社本""慧文社本"和以中文印行的"四川西藏研究会本""民国北洋政府陆军部本"。两种中文版本都在翻译的同时对底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删减...
关键词:《西藏通览》 版本 流传演变 
清末西藏方志中的“兴边”之策被引量:2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48-52,共5页马天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西藏方志整理研究(17CMZ013)阶段性成果.
清末西藏方志生成于特殊历史时期,既有对传统方志的继承,又有对近代调查的吸收。针对我国西藏地区“兴边”问题,能够坚持独立思考,从我国西藏实际出发,在来民屯垦、筑路通商、殖产兴业等方面皆有创见,时至今日亦不失其价值。
关键词:清末 西藏方志 兴边 
清中期以来西藏方志中边防重心的形成与迁移被引量:3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79-82,共4页马天祥 彭蔹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末西藏方志整理研究”(17CMZ013)。
清中期以来,我国西藏防御对象由廓尔喀转变为英国,边防重心亦由聂拉木转变为江孜。编纂清末西藏方志的有识之士,已然准确地预见到了这一重要转变。通过梳理文献,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当时我国西藏地区边防概况,更有助于我们深入发掘清末...
关键词:清中期 西藏 边防 方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