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高遗传

作品数:10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钱前闵绍楷朱旭东张晓惠严学强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阿肯色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农业科学》《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种植季节下水稻株高遗传分析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第9期5139-5141,5144,共4页陈小荣 陈志彬 贺浩华 朱昌兰 彭小松 贺晓鹏 傅军如 欧阳林娟 
国家科技部"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06BAD02A04)
[目的]对不同种植季节下水稻株高进行遗传分析。[方法]选择株高差异大的3个亲本CB1、CB4和CB7,配制CB1×CB4和CB7×CB4组合,建立相应的P1、F1、P2、B1、B2、F2群体,将其分为中、晚2个生产季节种植,考察了株高性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
关键词:水稻 株高 不同种植季节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效应 
矮秆大豆株高遗传及主茎节间长度相关分析被引量:11
《大豆科学》2009年第4期595-599,604,共6页闫昊 刘宝泉 王博 
科技部科技支撑资助项目(2006BAD521B01-2-6)
通过吉密豆1号与吉林35、长农13分别杂交,利用双亲及杂交后代F1、F2和F3的株高数据研究了吉密豆1号的矮生遗传特性。结果表明:F2代株高的频率分布图可明显观察出3个峰值,且根据χ2测验,F2代株高分离表现符合1(矮秆):2(半矮秆):1(高秆)...
关键词:大豆 矮秆 株高 株型 遗传机制 
水稻新半矮秆sd-r基因品系RA73与半矮秆sd-1基因保持系的株高遗传
《贵州农业科学》2007年第3期12-15,共4页严宗卜 甘雨 阮仁超 陈惠查 游俊梅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水稻新矮源RA73矮秆基因遗传"[黔科合计(2004)3069]
将sd-r新半矮秆基因的品系RA73与sd-1半矮秆基因的6个保持系金23B、Ⅱ-32B、协青早B、K17B、粤丰B和龙特蒲B杂交.2006年在贵阳种植亲本、F1和F2,对株高进行遗传分析.试验结果,亲本的株高为82.4~94.5 cm,F1的株高为130 cm左右,F2代植株...
关键词:水稻 半矮秆基因 RA73 保持系 株高遗传 
水稻新半矮秆基因品系RA73与4个sd-1半矮秆基因恢复系的株高遗传被引量:1
《贵州农业科学》2006年第5期5-8,共4页严宗卜 阮仁超 陈惠查 游俊梅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计2004-3069)
用具有sd—r新半矮秆基因的品系RA73与具有sd-1半矮秆基因的4个恢复系(明恢63、明恢86、蜀恢527和成恢047)杂交,对亲本、F1和F2的株高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亲本的株高为82.4~94.5cm;F1的株高为126.6~133.1cm;F2代植株...
关键词:水稻 半矮秆基因 RA73 株高 遗传 
高秆突变体Mh—1的株高遗传研究被引量:10
《Acta Genetica Sinica》2000年第4期311-316,共6页朱旭东 张晓惠 钱前 严学强 闵绍楷 熊振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Mh-1是从矮秆品种桂朝2号辐射诱变后代中产生的高秆突变体。用Mh-1与sd-1矮秆、非sd-1矮秆和普通高秆材料杂交,通过对F1、F2、F3等世代以及测交后代的株高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Mh-1的高秆特性是由1对隐...
关键词:水稻 高秆突变 抑制基因 株高遗传 隐性基因 
水稻对sd-1起隐性抑制作用基因的发现及株高遗传的分子模式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S3期139-140,共2页朱旭东 钱前 闵绍楷 
关键词:株高遗传 抑制作用 半矮秆基因 中国水稻 抑制基因 矮秆品种 高秆品种 高秆突变体 基因控制 隐性 
水稻半矮秆新品系RA73的株高遗传(英文)被引量:2
《西南农业学报》1998年第2期17-23,共7页严宗卜 K.A.K.Moldenhauer 
由新的半矮秆品系RA73与其它4个不同株高的品种Lemont(半矮秆)、L202(次半矮秆)、Katy(次半矮秆)和Bond(高秆)组成一组完全双列杂交试验。于1994年和1995年对亲本、F1和F2进行中子辐射而得到的半矮秆品系RA73,控制其株高的基...
关键词:水稻 新半矮秆 基因 遗传 
矮败小麦株高遗传动向研究被引量:2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5年第3期11-15,共5页刘思衡 巫升鑫 郭玉春 李维明 
1990~1995年5年6季试验结果,各季矮败小麦不育株高为44.67cm、56.60cm、66.59cm、66.08cm、54.55cm和37.61cm,平均61.57cm,仅及可育株平均数的三分之二。不育株和可育...
关键词:矮败小麦 株高 育性 遗传 小麦 
高秆隐性水稻Grlc的遗传与利用研究 Ⅱ.Grlc与矮秆籼稻杂交的F_2、BF_1的株高遗传被引量:2
《贵州农业科学》1993年第3期7-9,共3页倪克鱼 刘远坤 黄宗洪 向关伦 
利用高秆隐性水稻Grlc与几个矮秆籼稻杂交、回交,调查其F_2与F_1的株高表现。研究结果表明,高秆隐性水稻Grlc的株高性状受一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当其与Sd_1基因的矮秆籼稻杂交,F_2株高的高、矮秆分离比例为1:3,用隐性亲本回交F_1,高、...
关键词:水稻 株高 遗传 
玉米株高遗传和育种几个问题的研究被引量: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第1期39-49,共11页彭力行 
玉米F_1株高主要决定于双亲平均株高,也受矮秆亲本遗传类型的影响,但与杂交组配方式和正反交关系甚小。F_1株高的绝对超亲量随双亲平均株高的增高而加大,相对超亲量却随之减小,但F_1株高的增量进度不受双亲平均株高的影响。玉米杂种自...
关键词:玉米 株高 遗传 育种 杂种优势 自交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