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技艺

作品数:524被引量:18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章跟宁赵丽苹阴澍雨张杰王舒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四川美术学院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收藏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汉画像石中的孝行文化研究
《收藏》2024年第10期165-167,共3页田震 
汉画像石,中国古代文化瑰宝,盛行于西汉晚期至东汉,以其精美的雕刻技艺和丰富的内容,展现了汉代社会的风俗、宗教、神话与历史。这些画像石不仅艺术价值高,还蕴含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是研究汉代社会的重要资料。汉画像石的出现与汉代繁...
关键词:汉画像石 汉代社会 西汉晚期 儒家思想 神话与历史 雕刻技艺 中国古代文化 汉代政治 
从馆藏清象牙雕麻姑献寿柱花卉纹套球看牙雕工艺发展流变
《收藏》2024年第8期37-39,共3页徐品 
牙雕,专指以象牙为原材料,在其上进行雕刻创作的一种工艺。牙雕作为一项传统古老的雕刻技艺,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从史前时期出现,经唐宋时期发展,至明清时期在技术与审美层面达到巅峰。其中,套球代表了牙雕工艺的高超技...
关键词:中国工艺美术史 海上丝绸之路 牙雕 雕刻技艺 审美层面 史前时期 发展流变 唐宋时期 
春水秋山:辽金元玉器中的游牧文化印记
《收藏》2024年第8期171-173,共3页王岺虹 
一、春水秋山,玉中史诗辽、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明交融碰撞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玉器艺术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浓郁的游牧文化特色,形成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玉器作为贵族阶层的重要配饰、礼仪用...
关键词:辽金元时期 北方游牧民族 文明交融 贵族阶层 游牧文化 文化风貌 雕刻技艺 实物资料 
最后的社戏 甘肃会宁杨崖集镇皮影雕刻技艺田野调查
《收藏》2024年第5期174-176,共3页张海霞 
会宁县杨崖集镇遗存有甘肃省白银市唯一的皮影雕刻制作技艺,2021年白银文化馆对该项目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记录拍摄工作。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杨崖集镇厍河村成家小岔社位于县城东南的二阴山区。从会宁县城出发,沿着会静公路一路东南,过新...
关键词:甘肃省白银市 制作技艺 语音播报 华家岭 甘肃会宁 会宁县 田野调查 集镇 
沅州砚宋代成为宫廷贡品的原因探析
《收藏》2023年第10期16-18,共3页杨王慧 张小花 
文房器物类的沅州石砚有史料可考的历史最早见于宋代庆元年间。通过对宋代史籍进行梳理,有《溪蛮丛笑》《游宦纪闻》《砚笺》和《洞天清录》四本古籍分别对沅州砚石料开采、石材特征、创始人、雕刻技艺以及进贡情况等信息进行了记录。...
关键词:沅州 《溪蛮丛笑》 社会审美 雕刻技艺 地域范围 技艺传承 石料开采 洞天清录 
中国国家博物馆:又见“安定门”
《收藏》2018年第8期70-75,共6页陈硕 
2018年6月11日,由北京紫檀文化基金会和故宫出版社编辑出版、记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檀雕刻技艺”传承人代表、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女士历时十载,采用珍贵的紫檀及阴沉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檀雕技艺”的雕刻手法...
关键词:中国国家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院 雕刻技艺 编辑出版 雕刻手法 历史变迁 国家级 
民间艺术的绝响 陕西灰皮影
《收藏》2010年第7期142-149,共8页沈文翔 陆萍 
中国是皮影戏的故乡,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清代陕西皮影是中国皮影的一座高峰。 清代陕西同州、朝邑、华县、华阴、泾阳、乾县、礼泉、兴平直到宝鸡以西、乡绅官宦之家为夸奇斗富而蓄影成风,富家大户专门延请皮影雕刻艺人为自家雕...
关键词:皮影戏 陕西 民间艺术 皮影雕刻 艺术成就 山西移民 雕刻技艺 艺术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