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融

作品数:87被引量:8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常修泽万明胡壮麟周小云张祖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院空军军医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悦读
《格言(校园版)》2025年第4期4-5,共2页白泽卉(绘制) 格言(整理) 
文明交融绘就忍冬花开“纹”以载道,器以藏礼。忍冬纹是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图案装饰中应用最广的植物纹饰,这些大量出现的忍冬纹精致繁复,极具异域风情。除忍冬纹外,云冈石窟中最常见的莲瓣纹和雕刻于佛座上的联涡纹、绹索纹等,均是...
关键词:云冈石窟 莲瓣纹 文明交融 涡纹 图案装饰 异域风情 忍冬纹 山西省大同市 
沉潜味道之深义——茶文化与茶文明的哲学辨析
《福建茶叶》2025年第1期17-22,共6页周国文 毛聪颖 
202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专项(2023SKY17)。
文化是活跃着的文明,文明是沉淀下来的文化。“茶文化”与“茶文明”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它们在茶的历史脉络、实践发展和社会影响中扮演着各自独特的角色。二者在内涵属性、源起状况、内容形式、表现样式、社会影响等方...
关键词:茶文化 茶文明 味道 茶智慧 文明交融论 
撒落在中国大地的璀璨星斗
《科学大观园》2025年第2期72-75,共4页张玉洁 张瑜 袁月明 周文冲 张海磊 周以航 马思嘉 苏醒 冯开华 严勇 
2012年以来,融石窟寺价值阐释—监测预警—环境控制—灾害治理—保护修复为一体的石窟寺综合保护理念成为业界共识。多元文明交融其中,本土特色彰显,文旅价值激活。我国现有石窟寺文物将近6000处,其中石窟寺2155处、摩崖造像3831处。20...
关键词:摩崖造像 石窟寺 保护修复 文明交融 价值阐释 灾害治理 监测预警 保护理念 
文明交融论:中华文明新主张
《中国记者》2025年第1期99-101,共3页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中华文明重大理论”课题组 
本文从深刻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从文明维度回答“何以中国”的世界之问、推动中华文明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等方面,介绍了智库报告《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的意义和影响,提出“文明交融论...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智库报告 文明交融论 
用文明交融论破解“文明冲突论”
《时事资料手册》2024年第6期90-93,共4页
金秋十月,“China Travel”(中国游)热度不减,山河之美、人文之美、文明之美,越来越多外国游客亲眼见证了开放、自信、文明、安全的中国。“China Travel”生动阐释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真谛。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1...
关键词:文明冲突论 文明交融 外国游客 中华文明 TRAVEL 人文之美 
侨易学与新人文主义:互联网时代的文明交融之思
《社会科学论坛》2024年第6期48-59,共12页刘超 李雁玲 
“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孤岛。文化孤岛的时代早已逝去”②,彼得·伯克在《文化杂交》中如此分析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文化,并认为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一个新秩序正在形成,新的地方型文化在形成,新的形式在结晶化,各种文...
关键词:新人文主义 结晶化 文化杂交 克里奥尔化 互联网时代 侨易学 全球化 文化孤岛 
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
《瞭望》2024年第44期4-7,共4页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课题组 
中华文明自带交融基因,在不断交流交融中屹立不倒、演化创新、发扬光大,孕育和形成了全新的文明交融论。中华文明所秉持的文明交融论,把握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存的历史经验与规律,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和强化冲突的文明观,与“文明冲...
关键词:中华文明 文明冲突 零和博弈 历史终结 经验与规律 文明观 人类文明 文明交流互鉴 
守护光,也记住黑暗
《中学生百科》2024年第32期5-5,共1页鱼缸 
“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她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历史又是坚强的,因为总有一批人愿意守护历史的真实……”如果知道这句话出自敦煌艺术馆,你会想到谁?大概会想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吧。她一生只做一件事,守护莫高窟60年。她把青春留...
关键词:樊锦诗 文明交融 人的生命 丝绸之路 莫高窟 守望者 毕生心血 敦煌 
“全民阅读”概念史考析——基于知识建构、制度演进、文明交融三重脉络被引量:1
《编辑之友》2024年第9期10-21,共12页吴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复合文化空间的建构:实体书店融合发展研究”(21FXWB009);浙江大学文科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专项课题“英美出版研究的学术史与知识地图”。
文章对知识建构、制度演进、文明交融三重脉络中的“全民阅读”概念史予以深度考析。通过研究,有三方面发现:其一,在出版学“意义之网”中,“全民阅读”是一个连接诸多节点的重要纽带,这一标识性概念反映了中国的经验和价值,具有特定的...
关键词:全民阅读 概念史 知识建构 制度演进 文明交融 
汉唐美术绘就中外文明交融画卷
《中国出版》2024年第14期71-71,共1页龙文周 
汉唐时期在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民族迁徙和人口流动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下,中外美术的交流与碰撞达到顶峰。常艳所著的《形象的趋同与内涵的嬗变:汉唐中外美术交流研究》(商务印书馆2023年7月出版)一书,对汉唐时期中外美术交流的路径、特...
关键词:海上丝路 文化遗产 历史场景 汉唐时期 商务印书馆 民族迁徙 一带一路 中外美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