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作品数:9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文学创作发展脉络美国式历史经验行动者网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写作》《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日语学习与研究》《外语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以多元主体协作为特征的美国文化发展模式及其历史演进
《外语研究》2025年第2期94-103,共10页刘超 董鑫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到二〇三五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逻辑与战略路径研究”(编号:21ZDA072)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在对美国19世纪以来的文化发展模式进行历史性梳理的基础上,从历史底色、法律保障、生产模式、海外推广等方面入手,综合考察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文化事业的总体演进脉络及当前所呈现的多元主体特征,旨在揭示其以国家、社会、市场、利...
关键词:美国 文化发展模式 多元主体 文化强国建设 
侨易学与新人文主义:互联网时代的文明交融之思
《社会科学论坛》2024年第6期48-59,共12页刘超 李雁玲 
“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是孤岛。文化孤岛的时代早已逝去”②,彼得·伯克在《文化杂交》中如此分析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文化,并认为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一个新秩序正在形成,新的地方型文化在形成,新的形式在结晶化,各种文...
关键词:新人文主义 结晶化 文化杂交 克里奥尔化 互联网时代 侨易学 全球化 文化孤岛 
共情的概念谱系及其伦理新义被引量:3
《学术月刊》2024年第8期24-36,共13页刘超 李雁玲 
18世纪以来,情感哲学和心理学研究始终关注着共情这一人类最原初的情感纽带,对共情现象的哲学探讨也被20世纪胡塞尔一脉的现象学研究视为解决主客体间问题的关键。尽管胡塞尔试图用“移情”调和与“他者”的矛盾,但其研究仍建立在自我...
关键词:共情 情感哲学 主体间性 关系本体论 行动者网络 
作者要合理支撑起小说的逻辑性——《画》讨论纪实
《青春》2023年第10期40-44,共5页曹寇 李黎 刘超 朱婧 宋世明 王馨悦(整理) 
本文为毕飞宇工作室第36期小说沙龙讨论纪实。本期活动由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赵步阳主持,曹寇、李黎、刘超、朱婧、宋世明等作家、评论家围绕周相东的短篇小说《画》,从小说的故事结构、语言、主题等多个维度进行解读与点评。
关键词:毕飞宇 金陵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 工作室 逻辑性 李黎 《画》 纪实 
中美不同语境下区域国别史研究的展开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22年第7期51-70,共20页韩东育 王中忧 麻国庆 刘超 
本组笔谈关注中外不同语境下的区域国别研究。韩东育教授认为,作为学科,区域国别学发轨于西方尤其是美国,之后传到东亚。就人才培养而言,美国与日本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基础部和与研究生相衔接的学制与课程体系。这些都可以作为中国区域...
关键词:东北师范大学 学科范式 多学科合作 公共知识 第三世界国家 国别史 产学研融合 东方学 
美国区域研究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脉络被引量:8
《学海》2022年第2期56-61,共6页刘超 
在当前的全球学术语境下,一提到所谓“国别区域研究”,通常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或美国式的区域研究(area studies)。美国的区域研究不但出现时间最早,成果最为丰硕,其理论方法和研究框架还主导了这一学科世界通行的知识生产范式。
关键词:生产范式 学术语境 发展脉络 研究框架 美国式 
“认同危机”与白先勇的文学创作被引量:1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第2期50-54,共5页刘超 
“认同危机(identity crisis)”对于白先勇的文学创作而言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关键词,在他那里,这一认同危机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式,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一是出国后“中国意识”的觉醒,一是少年时对旧世界的困惑和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关键词:认同危机 传统构建 人性 
这不过是春天(散文)
《写作》2003年第5期45-46,共2页刘超 
冬天的脚步刚刚迈过,春天就迈着小碎步撵了过来。是的,又是一个春天了。在这个如此充满温情的南国,连冬天都是这样的温存而多情。
关键词:《这不过是春天》 散文 文学创作 写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