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塔

作品数:349被引量:24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卢俊龙王卓男赵兵兵高敏傅岩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胡同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心中的塔影——访砖塔胡同
《北京纪事》2019年第10期60-62,共3页阵雨 
清晨的秋阳刚升三竿,我的脚步声已然响在北京西城的砖塔胡同口。这是我第二次来到砖塔胡同。第一次来,是2011年9月下旬的一天。记得那天秋高气爽、艳阳高照、云舒漫卷。那次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走走转转,捎带脚了解和观赏一下胡同的风...
关键词:胡同 砖塔 北京郊区 锻炼身体 生活 
北京胡同之根——砖塔胡同
《东方少年(阅读与作文)》2019年第9期30-30,共1页董祎萌 
北京最早的胡同出现在元朝,据说有29条。这其中,有文字记载的只有一条,那就是西城区西四牌楼附近的砖塔胡同。因为年龄超过了砖塔胡同的名字源700岁,很多专家都称它为北京“根”。砖塔胡同的名字源于胡同东口的一座古塔。这座塔是元代...
关键词:之根 砖塔 北京 
北京胡同之最
《人民周刊》2019年第14期74-74,共1页施芳 
老北京人常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历经岁月洗礼,每一条胡同背后都有一段尘封的历史,值得好好品味。最古老的胡同:砖塔胡同位于西四南大街,距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元代李好古的杂剧《张生煮海》中,张生问梅香:“...
关键词:北京人 胡同 《张生煮海》 砖塔 历史 元代 
"胡同之根"的旧影与新颜
《时代报告》2019年第6期58-59,共2页高雪梅 
话说北京"有名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赛牛毛",这些胡同中,被誉为"北京胡同之根"的砖塔胡同不同凡响.自元代建都以来,北京城里最初有29条胡同,砖塔胡同是有文字记载并留存至今的唯一一条,因此又被趣称为"北京胡同的老大哥".
关键词:胡同 北京城 文字记载 砖塔 建都 
小胡同的老祖宗
《中华活页文选(高一年级版)》2019年第5期41-45,共5页崔岱远 
“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赛牛毛。”蛛网密布的胡同编出了北京城的血脉,更织出北京人的日子。不过,您若是问一位普通市民,最早的胡同在哪儿?他未必答得上来。现在的北京,基本定型于元大都时代。在元曲《沙门岛张生煮海》里有这么一句唱词...
关键词:祖宗 普通市民 北京城 胡同 北京人 元大都 沙门岛 砖塔 
砖塔胡同:传统与现代在此交汇
《中外文化交流》2018年第6期66-71,共6页刘文鼎 
砖塔胡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地区东北部,为东西走向,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全长756米,均宽4米。元代始称砖塔胡同,因胡同东口南侧有万松老人塔而得名,胡同名从元代一直沿用至今。
关键词:胡同 砖塔 交汇 现代 传统 北京市西城区 东北部 金融街 
砖塔胡同:元代戏剧一条街
《工会信息》2018年第10期25-28,共4页张宝贵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著名的砖塔(万松老人塔)最近一次最大规模的修复已经竣工。新修后的小院内开设有"正阳书局",人们可以在这读到很多关于老北京的书籍。砖塔西边的胡同因砖塔而得名,叫"砖塔胡同"。这条胡同虽然不是很宽大、很...
关键词:胡同 砖塔 元代戏剧 北京市西城区 最大规模 老北京 北京城 
“两个巨石重镇”与八道湾十一号
《博览群书》2016年第6期16-23,共8页黄乔生 
鲁迅在北京住过的地方有四个:宣武门外绍兴会馆、西直门内新街口八道湾11号、西四砖塔胡同61号和阜成门内宫门口西三条21号。居住时间最长的是绍兴会馆,时间最短的是砖塔胡同。绍兴会馆是公共住所,非专有住宅,属于借住;砖塔胡同则...
关键词:鲁迅博物馆 居住时间 新中国成立 会馆 绍兴 宣武门 胡同 砖塔 
砖塔小院里的北京砖读空间
《北京纪事》2015年第11期11-14,共4页九儿 
在北京,如果您穿过西单繁华的商业区,一路向北到丁西四,肯定不会眼错路西的一座鹤立鸡群的砖塔。这鹰高约16米的八角形九级密檐式砖塔,从低矮的平房小院间直耸赫点,将原本就有“胡同之根”美誉的砖塔胡同,又添上了几分古老与神秘...
关键词:砖塔 北京 空间 商业区 胡同 
北京胡同之根——砖塔胡同
《北京纪事》2014年第8期98-99,共2页张田 
砖塔胡同,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胡同,它东起西四南大街,西至太平桥大街,全长800余米,宽4米,因胡同东口南侧的万松老人塔而得名。它名气之大,并不是因为万松老人塔,而是因为它的“唯一”。胡同,源于蒙古语“gudum”,而胡同之称,...
关键词:北京城 胡同 砖塔 《单刀会》 元大都 文字记载 修辞手法 元杂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