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推理

作品数:13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沈艳萍徐景亮沈育刚潘艳艳孙亚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西学院学报》《外国语文》《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外语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西华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语言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对话句法共振的转喻推理机制研究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3年第11期33-42,共10页沈艳萍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对话句法共振与语用推理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7XJC74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共振是对话句法理论的核心概念。本文将认知语言学的事态场景理论引入对话共振研究,构建对话的事态场景耦合分析模式,探讨对话句法共振的转喻认知理据。研究表明,对话结构的共振程度取决于事态场景转喻模式的耦合度,也与事态部分的转喻...
关键词:对话句法 句法共振 事态场景 耦合 语用推理 转喻 
对话句法共振的转喻推理机制研究被引量: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36-150,共15页沈艳萍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对话句法共振与语用推理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7XJC74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共振是对话句法理论的核心概念。本文将认知语言学的事态场景理论引入对话共振研究,构建对话的事态场景耦合分析模式,探讨对话句法共振的转喻认知理据。研究表明,对话结构的共振程度取决于事态场景转喻模式的耦合度,也与事态部分的转喻...
关键词:对话句法 句法共振 事态场景 耦合 语用推理 转喻 
“如果”独立条件句:基于心理空间-转喻推理模型被引量:5
《外语教学》2013年第4期11-14,共4页孙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商务话语的批评隐喻分析:基于语料库方法”(项目编号:12YJC740092)的研究成果
"如果"独立条件句指省略主句的"如果"条件复句,本文建立"心理空间—转喻推理模型"研究主句省略的缘由以及独立条件句的理解。结果表明,"如果"作为空间建构语以现实空间为起点触发了假设空间,但主句内容已存在于现实空间,成为衬托从句内...
关键词:“如果”独立条件句 心理空间 转喻推理 
间接言语行为与转喻推理
《北方文学(中)》2013年第1期140-141,共2页王晓旭 
间接言语行为是指人们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过程来理解话语传递的真正意义。Panther和Thomburg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认为言语行为脚本结构中的转喻关系构成了交际的自然推理图式,从而揭...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脚本 转喻推理 类型转换 
间接言语行为认知转喻推理及其实践性分析
《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93-95,共3页孙显云 
与隐喻一样,转喻在本质上也是人们言语行为中非常普遍的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Thornburg和Panther从认知的角度提出言语行为脚本模式,为转喻的认知功能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转喻解释理论,从而揭示了间接...
关键词:转喻推理 ICM模式 脚本模式 间接言语 实践性 
转喻推理与转喻性习语加工模式的构建被引量:11
《外语研究》2007年第1期1-5,共5页徐景亮 
转喻如同隐喻一样是人们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常见的语言现象,对语言的生成与加工具有重要的作用,如许多习语的生成都是以转喻为动因的。但与隐喻相比,转喻的研究明显不足,尤其是转喻这一语言现象会给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目的语习语习得过程中...
关键词:转喻 转喻概念 转喻推理 转喻性习语 加工模式 
名词性同语的认知阐释机制:转喻视角
《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6年第8期32-34,43,共4页马忠 范振强 
本文介绍了同语研究的三种观点:激进语用学派、激进语义学派和非激进学派。我们同意第三种观点,即对同语应该采取折中的态度,即对它们的理解既需要常规知识,又需要依靠语境。同语的含义是可以推导的,其推导机制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的...
关键词:名词性同语 认知推导机制 转喻推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