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侗语族

作品数:231被引量:60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咏兰邓晓华韦丹芳万辅彬王文光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试论铜鼓文化圈被引量:19
《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第1期109-115,共7页万辅彬 韦丹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铜鼓文化保护继承和发展研究"(03BMZ016)
铜鼓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古代文化的共同载体之一,自春秋时期铜鼓在云南由铜釜脱胎之后,于滇池地区逐渐发展成熟,继而传播到越南和川、渝、黔、桂、粤、琼等地,然后再传播至东南亚诸国。20世纪以来这些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铜鼓,这些地区...
关键词:铜鼓 文化功能 文化圈 稻作文化 壮侗语族 
云南壮侗语族语言地理分布探析被引量:2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2-16,共5页骆小所 太琼娥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云南语言地理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5XYY003
云南的壮侗语族以傣族为代表,具有明显的语言特点和地域特点。它是汉藏语系小的语言群体,属于特定汉藏语系的一个语族,按语言亲缘关系的远近又具有若干语支。这些语支体现了云南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文章主要针对云南壮侗语族的各语支...
关键词:壮侗语族 语支归类 语言关系 语言生活 
壮侗语族语言的数理分类及其时间深度被引量:18
《中国语文》2007年第6期536-548,共13页邓晓华 王士元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汉语在亚洲语言中的地位"(CERG #9040781)的研究基金;台湾中研院的专项研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05&ZD012)的资助。
本文运用词源统计分析法,对壮侗语族语言做出数理分类以及亲缘关系程度的描述。并通过树枝长短来表示距离关系。显示壮侗语族语言的类簇和分级层次。同时计算出壮侗语族诸语言的时间深度,并分析其形成过程。以新的资料和方法,质疑传统...
关键词:壮侗语族 数理分类 树形图 亲缘关系 词源统计分析法 
壮傣、侗水群体分化年代考被引量:3
《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148-154,共7页白耀天 李富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MZ011项目阶段研究成果
操壮侗语族壮傣语支语言的壮、布依、傣、泰、佬等族以及操侗水语支语言的侗、水、仫佬、毛南等族,同源异流,都源于上古分布于我国南方的越人。操壮傣语支语言的群体与操侗水语支语言群体的分化,可能是在原始母权制氏族社会晚期。
关键词:壮侗语族 分化 
五色话性质研究被引量:7
《民族语文》2006年第3期14-20,共7页韦茂繁 
本文系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本濒危语言个案研究"(批准号04AYY0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五色话基本上保持着壮侗语的语音系统,核心词中固有词仍占优势地位。语法方面受汉语的影响,出现了语序的变换,但汉语语序和本族固有语序基本上并存并用。五色话并不是混合语,而是受汉语影响较大的壮侗语族的一种语言。
关键词:五色 壮侗语族 语音系统 固有词 核心词 汉语 语序 语法 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