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语

作品数:80被引量:5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小璐赵生泉史瑞英丁伟华郭启宏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晚清沪报附刊《老饕赘语》《蛛隐琐言》辨伪
《明清小说研究》2023年第4期208-226,共19页陈玉兰 王子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晚清维新变法先驱王韬著作整理与研究”(编号16ZDA182)阶段性成果。
1898年前后,《字林沪报》《苏报》分别附刊署名王韬的《老饕赘语》和署名邹弢的《蛛隐琐言》。经比勘,《老饕赘语》刊本大量掺入王韬《淞滨琐话》、许起《珊瑚舌雕谈初笔》的内容,迥非原本,系《字林沪报》为吸引读者有意窜乱。《蛛隐琐...
关键词:《老饕赘语》 《蛛隐琐言》 辨伪 王韬 邹弢 
新鲜而独到的解读——日本学者代田智明《老妇人的唠叨——〈祝福〉论》读后赘语
《上海鲁迅研究》2023年第2期254-260,共7页谷兴云 
为重读鲁迅经典作品《祝福》,在参看诸多相关研究文章中,从2013年9月出版的《上海鲁迅研究》,查阅到日本学者代田智明的论文《老妇人的唠叨———〈祝福〉论》(译者李明军,下称“《〈祝福〉论》”)^(①)。笔者读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其...
关键词:鲁迅研究 《祝福》 老妇人 祝福 唠叨 鲁迅经典 新鲜感 参考和借鉴 
《小金刚传奇》编剧赘语
《福建艺术》2022年第8期55-56,共2页王景贤 
泉州提线木偶这个小剧种的小剧目,甫一出生,便得到了众多关爱和呵护。著名戏剧理论家、厦门大学教授陈世雄,著名剧作家、湖北省艺术研究院院长胡应明,著名戏剧评论家、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等诸位名家,都曾为之撰写热情洋溢、切中肯綮的...
关键词:戏剧理论家 中国剧协 泉州提线木偶 厦门大学教授 精品创作 切中肯綮 小剧种 陈世雄 
历史的光芒烛照大湾区灿烂未来——郑毓秀《来自中国的少女》《我的革命岁月》译后赘语
《岭南文史》2020年第1期90-96,共7页刘中国 
从历史的长时段看,广东省新安县(辖地包括今深圳、香港,1914年易名"宝安县")西风东渐的历程肇始于"大航海时代"。据清嘉庆本王崇熙《新安县志·防省志》记载:"正德十一年(1516),番彝佛郎机(葡萄牙)入寇,占据屯门(今属香港)海澳,海道汪...
关键词:大航海时代 新安县志 佛郎机 清嘉庆 西风东渐 长时段 葡萄牙 郑毓秀 
展前赘语——写在“吴广诗书画印艺术回湘汇报展暨五体书曾国藩楹联专题展”前面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8年第5期30-32,共3页吴广 
湖南是我的故乡,这里赋予我籍贯、秉性和行为方式:湘阴是我丢胞衣罐子的地方,我在那里度过了整整二十年平淡而不平凡的岁月,读书、开荒、耕种、养殖,学会认识土地,熟悉生活,镀上我诗意人生的第一抹底色。长沙是我拾掇破烂、追逐...
关键词:曾国藩 诗书画 专题 楹联 艺术 吴广 赘语 行为方式 
一次特殊创作模式的尝试 话剧《大讼师》编余赘语
《剧本》2017年第5期37-39,共3页郭启宏 
北京人艺的话剧《大讼师》即将上演,我的本意是上演后再发表创作体会,以便获得客观上的检验,而《剧本》杂志“咏絮”“织锦”的扫眉才子们则坚持依循前例,创作体会与剧本同期发表。我没了脾气,只好拜下风,急就章挥洒。
关键词:创作模式 讼师 话剧 赘语 创作体会 北京人艺 剧本 才子 
《黑屋子》赘语被引量:1
《长江丛刊》2017年第7期25-28,30,共5页吕志青 
一般说来,一个作品发表以后,作者自己就不该再说什么了。因为一个好的作品,它应该大于作者,如儿子大于母亲。而解释或阐释,尤其是自我解释或阐释,多半不会丰富你的作品,相反只会起到一种削减和缩减的作用。而一个不好的作品,自...
关键词:作品发表 赘语 自我解释 阐释 作者 
赘语
《围棋天地》2016年第18期90-90,共1页杨烁 
“吴清源略传”从2014年第2期开始连载,至2016年第16期为止。全部刊登完毕。略传分为《少年岁月(1914—1928)》、《新布局时代(1928—1935)》、《战争年代(1936—1945)》、《战后全盛期(1946—1956)》、《天才的背影(1956—2...
关键词:赘语 战争年代 吴清源 天才  
画蚊子赘语
《收藏与投资》2015年第9期92-94,共3页薛翔 
三四十年前,艺术家并不卖艺,都是拿工资的人。从孔子那会起就讲"六艺",但与写字画画无关。一般普遍认为,把艺术这一行当提升到由国家级机构专门管理的,有功之人当数徽宗赵佶。其结果之一是:有一些匠人发生了身份的改变,其社会依附关系...
关键词:赵佶 依附关系 徽宗 《清明上河图》 艺术精神 狸猫换太子 文明转型 唐文标 布瓦松 装点门面 
关于两篇散文的赘语
《高中生之友(青春版)》2015年第Z2期66-67,共2页刘伟林 
曾有作家说过,一个作家最终会写到自己的童年。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当一个作家越写越复杂,越写越技术时,其写作必将回到朴素、简洁。因为艺术最高的境界是朴素与简洁。如果一个作家有一颗孩子般的心,能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他会发现这个...
关键词:总标题 这个世界 代偿行为 朝前走 纯粹哲学 精神恍惚 改变自己 小坑 座座 中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