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

作品数:2096被引量:4227H指数:3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锐王伟赵智聪张玉钧徐吉洪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园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分析的福州都市圈生态保护空缺识别研究
《园林》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李秋蓉 廖凌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成效时空分异格局及驱动机制探究:以福建省为例”(编号:3240146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多目标权衡的国家公园周边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智能优化研究”(编号:2022J01613);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山地小流域水导向关键景观体系的识别、控制与耦合优化”(编号:JAT220058);2022年度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社科类)“多源数据支持下武夷山国家公园徒步线路时空动态分析及步道规划优化研究”(编号:KCX22F60A)。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都市圈面临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不协调的问题。以福州都市圈为例,运用In VEST模型评估2020年生境质量、碳固存、土壤保持、水源涵养4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此利用SOM聚类分析福州都市圈的...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簇 自然保护地 都市圈 SOM聚类分析 InVEST模型 
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评估研究
《园林》2025年第1期33-43,共11页彭琳 陈烨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渝地区城市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机理及规划调控研究”(编号:2022M710522)。
随着全球城市化地区的快速扩张,城市化压力下自然保护地的持久性和保护成效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在权衡自然保护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自然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问题成为保护利用协调管理的难点及保护成效的关键影响因子...
关键词:城市自然保护地 土地利用冲突 边缘区 土地多宜性分析法 MaxEnt生境模拟法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重庆市自然保护地效果研究
《园林》2024年第11期102-109,共8页包雷 许依宁 汪子涵 陶陶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基于物种分布模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代表性研究与空缺分析——以重庆市为例”(编号:202310611057)。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物种多样性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直观认识,也是衡量区域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重要标准。为实现对重庆市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效果评估和空间布局优化,首先在ArcGIS平台建立重庆市自然保...
关键词:物种分布模型 自然保护地体系 有效性研究 空缺分析 重庆市 
基于CiteSpace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被引量:1
《园林》2024年第5期100-110,共11页焦瑞 李侃侃 尹梦垒 徐志曼 李佳馨 
陕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健康中国视角下陕南休闲康养农业模式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编号:2020NY-105);陕西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陕西省退化森林碳增汇修复路径研究”(编号:sxlk2023-05-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汉中市龙草坪森林游憩空间对游客身心健康效应影响研究”(编号:2452024010)。
自然保护地有着保护自然生态、自然资源,以及维持生物和地质地貌景观多样性的作用,并能够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近年来,“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服务”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相关文献大量涌现,现已成为一个具有极...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 生态系统服务 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 研究进展 
声纹识别技术支持下自然保护地鸟类多样性节律特征及监测有效性研究——以黄龙自然保护区为例被引量:1
《园林》2024年第4期11-18,共8页许晓青 余楚萌 徐荣林 刘颂 
上海市科委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基于生物多样性的城市困难立地高质量园林绿化智能技术及示范”(编号:22DZ1202200);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国际合作创新项目“后疫情背景下九寨沟世界遗产地旅游多感官感知及其健康效益研究”(编号:2022YFH0072);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课题“声纹识别技术下的黄龙风景名胜区生物多样性时空格局监测研究”(编号:TJW2022795401);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编号:20220307);上海市科委创新行动计划“大型文化公园全生命周期智能管控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1DZ1203004);同济大学2023年交叉科学课题“地下基础设施空间的人因环境智能感控研究”(编号:2022-3-YB-10)。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声纹识别技术正在成为辅助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手段,由于声纹数据采集的特征及计算性生物声学的发展,声学技术在物种鉴别、种群研究、环境成因研究方...
关键词:声纹识别 鸟类多样性 自然保护地 声景 保护管理 
大熊猫自然保护地管理有效性评价与分析
《园林》2023年第10期31-38,共8页秦青 王烁 陈岱 赫传杰 谭宏利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基于格局—过程分析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与周边社区协同发展研究”(编号:KLSFGAGP2020.011);陇东学院博士基金项目“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机制与导向研究”(编号:XYBYSK2104)。
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前已建自然保护地9000多处,类型丰富、功能多样,如何提高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有效性对未来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十分重要。通过梳理国内外自然保护地管理有效性综合评价相关指标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管理成效 管理基础 管理过程 自然保护地 大熊猫 
从冲突到共赢:法国卡朗格国家公园“城市—自然界面”规划管理实践及启示
《园林》2023年第10期48-58,共11页彭琳 陈安琪 杨露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成渝地区城市保护地边缘区土地利用冲突识别、机理及规划调控研究”(编号:2022M710522)。
在全球自然保护地与城市距离急剧缩小的背景下,寻求自然保护地与城市相接地区(即“城市—自然界面”)双赢的规划管理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以唯一被IUCN列入城市自然保护地典型案例的欧洲国家公园——法国卡朗格国家公园为例,在分析卡朗格...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规划管理 城市—自然界面 卡朗格国家公园 
食物·景观·建筑——日本濑户内海艺术节促进自然保护地的区域协同发展途径研究
《园林》2023年第10期59-65,共7页罗施贤 谢静 古谷胜则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项目“重新发现城市蓝色健康网络”(编号:JPMJSP2109)。
自然保护地是世界重要的自然资源,如何促进自然保护地的区域协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议题。目前,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层面指导保护的相关法规以及协调发展的理论措施。然而,对于微观层级,在特定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背景下,有...
关键词:濑户内海 艺术节 自然保护地 区域协同发展 案例研究 
专题学术主持人——杜文武
《园林》2023年第10期66-66,共1页
杜文武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日本国立千叶大学地域规划学博士。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城乡特色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村镇社区与公共设施专业委员...
关键词:风景园林 建筑师协会 广东园林 公共设施 自然保护地 硕士生导师 城乡特色 学术委员会委员 
基于PLUS模型的金佛山自然保护地毗邻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与多情景预测被引量:9
《园林》2023年第10期4-13,共10页杜文武 胡瑶 刘渝杰 眭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景观梯度结构效应与协同机制”(编号:52278078)。
位于自然保护地边界以外的毗邻区,土地超载、破坏性利用及管控乏力现象普遍,对自然保护地本体造成严重威胁。科学预测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是理解毗邻区土地利用变化对自然保护地本体生态安全影响,进而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的重要前提。运用P...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 毗邻区 PLUS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模拟预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