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

作品数:4385被引量:2592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友峰薛富兴陈望衡杜学敏王中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方环境美学中自然美建构觑探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黄云虎 
自然美作为生态振兴的重要引力,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助推器”。西方环境美学发展过程中,基于不同逻辑对自然美的建构,效果显著并演化出多种理论形态,对于进一步研究自然美创新性建构的方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照。借鉴西方环境美...
关键词:自然美 环境美学 建构方式 
自然美研究的现状、困境与转向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年第4期25-30,共6页黄云虎 
自然美研究是一个经典美学范畴和当前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审视,推动了自然美研究的进程。从研究视角、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出发,自然美研究总体上呈现出“黑格尔的三...
关键词:自然美 自然哲学 自然本体 
试论阿多诺的自然美思想及其现代的意义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年第7期33-37,共5页林卓荣 
在西方美学史上,艺术美基本处于美学体系的中心位置,自然美则长期没有受到重视。阿多诺认为自然美在西方传统美学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理论根源在于西方传统中理性自身的异化,这使得在当代的历史情境中,阿多诺自然美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社会...
关键词:阿多诺 自然美 异化 启蒙辩证法 否定辩证法 现代性困境 生态伦理 
从《贵州山民图》看庞薰琹的绘画审美旨趣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年第12期67-70,共4页冯佳慧 
庞薰琹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家,在留法5年后又回国重学传统文化。他主导了上海决澜社早夭的现代主义狂飙突进,却也经历了创业的失败、人事的龃龉。而西南之旅则使他从过去的成败得失中脱离出来,重新沉下心来学...
关键词:庞薰琹 贵州山民图 审美旨趣 社会美 自然美 艺术美 
浅析黑格尔美学体系中自然美的概念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0年第9期7-11,共5页周曼 赵卿(指导) 
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2017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生态艺术及其理论中的自然之代理问题”(17DZWJ03)阶段性研究成果。
黑格尔对自然美的理解是其整个美学体系形成的前提。黑格尔对自然美持消极态度,但在他的美学体系中自然美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抽离掉自然美的部分,艺术美在其体系中的存在价值就会受到质疑,进而导致其整个理论体系显现出不完整性。...
关键词:自然美 黑格尔 生态美学 
走入审美世界 走出传统主客观美学的囹圄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0年第7期51-53,共3页王传辉 
传统美学关于自然美的讨论使我们陷入了美的主客观之争,美的主客观之争是西方传统哲学本体论、认识论造成的结果,而西方传统哲学现已遭到现当代哲学的颠覆。如今美学要求我们回到审美世界,关注审美经验本身,在审美体验中探寻美的真谛。...
关键词:自然美 主客观美学 审美世界 
从人的主体性出发论马克思的自然美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8年第3期48-50,共3页吴江玲 
与抽象化或物质化的自然不同,立足于人的主体性视角,马克思对具有审美价值的自然做出了界定。作为能够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劳动创造了自然美。此外,在观照自然中所产生的美感,它源于去动物性、工具性的感性。因此,只有合乎人...
关键词:马克思 主体性 自然美 劳动 感性 
论体育与美学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8年第2期59-60,共2页王山林 
美无处不在,是天地造化,也是人类思想与力量的艺术结晶。目前,人们所共识的美学意识形态可大致分为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艺术美等。体育之美学是这三种意识形态美学共生的产物。因此,就体育与美学三种意识形态下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与...
关键词:体育发展 美学 相互作用 自然美 社会美 艺术美 
魏晋南北朝社会背景下的美学风格摭谈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9期20-22,共3页汪晓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人们审美情趣的转变,美与艺术被看作是同个体的精神、心理不能分离的东西。而通过对先秦传统美学多角度、多层次的批判和扬弃,也完成了中国古典美...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自然人格 自然美学 
对美和美感先后问题的解读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6年第2期23-25,共3页王传辉 
美既不是客观物体自身固有的属性,也不是人的主观快感,它必然涉及到人和自然、人和物、人和人的关系,它是人作为人在与现实打交道过程中自由精神的显现。我们不能离开人去谈论美,也不能离开自然去谈论美,应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
关键词: 美感 自然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