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挽联

作品数:52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培焰孙景环张纯枝陆精康刘维东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市第三中学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大丰市中医院江津区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杂志》《中国医学人文》《当代修辞学》《杂文月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两副自挽联的异同
《对联》2023年第9期21-21,共1页陈佐松 
自挽联是楹联作品中颇具特色的一类。它们大多感情充沛、言语真挚、风格落拓、气度沉郁,善于传递丰富深沉的感情。下面以两位清联名家的自挽联作一分析比较: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胡涂到底;此番去甚好,诗债酒债,何曾亏负着谁?(孙髯)...
关键词:孙髯 自挽联 诗债 
古代医生的墓志铭与自挽联
《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4期71-72,共2页孙景环 
按志者,记也;铭者,名也。墓志铭是特有的悼念性文体,也是一种盖棺定论的个人历史档案。面对死亡,另外也有一种有趣的文化,叫自挽联。是生前给自己写下挽联,或述功业,或展豪情,或叹平生,或戒己行。也有同行先贤写下自挽联,以警示后辈。...
关键词:墓志铭 自挽联 历史档案 医学人文精神 盖棺定论 
逐鹿千年何足道 求凰一曲最堪怜——张伯驹的自挽联
《对联》2022年第11期V0008-V0008,共1页文三毛 
张伯驹生于官宦世家,是“民国四公子”之一。他是集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家和戏剧家于一身的天纵奇才,曾被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称为“当代文化高原上的一座峻峰”。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楹联家,享有“楹联圣手”之美誉。他一生中创作了不少...
关键词:张伯驹 联语 四公子 刘海粟 楹联 求凰 文情并茂 官宦世家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共产党人自挽联选析
《对联》2022年第4期18-19,共2页刘维东 
去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年份,全国上下都在以空前饱满的热情、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展庆祝。笔者最近有幸接触到郭华荣等几位前辈在二十年前编注的《共产党人对联宝卷》一书(华艺出版社,2001年),通览之下深受感染,尤其是书...
关键词:共产党人 自挽联 读后感 
女性自挽联
《对联》2022年第4期20-20,29,共2页师进通 
在楹联家族中,有一类是活人为自己撰写的自挽联。这里介绍的是一些女性的自挽联。由于她们的人生经历不同,自挽联也各异,但与男性的自挽联比,显得更加情义浓厚。江小云夫人仇氏自挽联平生尽为谁忙,代夫子辛劳,敢言人己;家法原非我设,把...
关键词:自挽联 聪慧过人 女性 人生经历 
名人雅士自挽联集粹
《对联》2019年第4期10012-10012,共1页曾昭安 
一个人在即将和人世告别之时,如果有了特别的感悟,就写上一副对联,或抒怀,或言志,或总结一生,哀悼自己,这就是『自挽联』,亦称『遗联』。这自挽联,就像是自题的墓碑铭。
关键词:自挽联 集粹 名人 
革命烈士们的“绝笔诗”
《当代老年》2018年第5期31-32,共2页王树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烈士们的壮举始终激励着我们,其革命气节从他们留下的“绝笔诗”和“自挽联”中就可以见证。
关键词:革命烈士 绝笔诗 革命气节 英雄气 自挽联 
佳联妙对寄哀思
《对联》2018年第4期14-15,共2页曾昭安 
对联之始,盖肇于五代之桃符。但挽联起源于何时,至今却无统一答案。通常认为,挽联大约起源于北宋。挽联种类很多:未死而生挽者,叫预挽联;自己作联挽自己者,叫自挽联;有一挽再挽者,叫再挽联;有同时挽二死者,叫双挽联;有二至...
关键词:自挽联 明清时期 起源 
自挽联
《对联》2018年第4期16-16,共1页杨畅 
挽联同悼文一样,是用以追述死者生前的事迹,寄托生者的哀思。自己为自己写挽联,好像是在开玩笑,然而在我国却自古有之。其中有的极富浪漫色彩;有的如警钟,予人教益;如晨钟,发人深思。
关键词:自挽联 浪漫色彩 事迹 寄托 
陈寅恪“挽联”探讨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17年第4期15-16,共2页姚苏丹 
2017年4期校对稿件中,野夫先生《自挽联集锦》中有陈寅恪自挽联: 涕泣及牛衣,卅载都成断肠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因此联版本较多,故根据资料加以分析,以求让它能以本来面目呈现给读者。先将有关资料按照时间月页...
关键词:自挽联 陈寅恪 本来面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