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时曲线

作品数:18被引量:1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秦满忠沈旭章邓英娥王椿镛朱良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山东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人民长江》《煤矿现代化》《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倾斜界面中反射波走时计算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9年第1期36-42,共7页张淑珍 周扬 秦满忠 高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504050)
对于平层界面和倾斜界面的反射地震波,基于射线理论,采用波动方程进行数值模拟;使用Matlab软件,编写2种界面不同倾角、不同震中距时反射地震波走时程序,绘制走时曲线,分析地震波的传播特点,为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提供参考。
关键词:倾斜界面 平层界面 反射波 走时曲线 
上海及邻近地区Pb震相识别被引量:4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7年第2期65-70,共6页孙冬军 刘芳 王鹏 
上海市地震局科技专项(项目编号:2015专1);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4231202602)
收集2009年以来上海地区近震事件,并重新进行震相拾取。通过走时曲线、时频分析等识别震相的辅助手段,确认震相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地震的Pb波作为初至震相时,震中距约100 km;初至震相是Pb波时,地震波形类似于正弦波且周期...
关键词:Pb震相 地壳速度结构 康拉德界面 走时曲线 时频分析 
利用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资料叠加观测走时曲线被引量:3
《地震学报》2014年第1期59-69,共11页秦满忠 沈旭章 张元生 刘旭宙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2IESLZ09;2012IESLZ03)共同资助
使用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记录的近10年地震观测垂直分量波形数据,采用长、短时间平均数比值方法(STA/LTA)叠加出适用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观测走时曲线.结果表明,兰州小孔径地震台阵独特的地理位置,基本上能够记录到不同震中距(0—180...
关键词:观测走时曲线 小孔径地震台阵 长短窗能量比叠加 
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道的理论与技术问题研究被引量:5
《焦作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191-198,共8页张鸿升 金纯 王润怀 王万顺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 (97112 0 10 5 )
在现代城市和工矿企业密集、复杂以及非金属地下管网探测中 ,高分辨率的探地雷达技术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作者在对探地雷达方法原理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探地雷达探测地下管道等管状目标体的反射规律与解释方法 ;概括了提高...
关键词:探地雷达 反射系数 走时曲线 雷达剖面 分辨率 地下管道 资料处理 
浅震及波速测试在高层建筑地基勘察中的应用
《煤矿现代化》1994年第2期13-15,12,共4页黄俊浩 吴正根 
随着高层建筑和大型建(构)筑工程的不断兴建。浅层地震及波速测试已逐渐成为建筑地基勘察中重要的原位测试方法之一。南京金丝利国际娱乐城工程勘察中,成功地作了浅层地震和波速试验方面的尝试,取得了较理想的成果,满足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 地基勘察 波速测试 浅层地震 走时曲线 剪切波速度 卓越周期 纵波速度 物理力学性质 探测场 
西北太平洋盆地岩石层的综合地震特性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2年第1期103-103,共1页A.A.Ostrovsky 易人 
本文综合了苏联、日本和美国在西北太平洋测量地震波速度的地震试验结果,资料包括在井孔和海底记录的60个以上的地震.得到P波和S波的平均走时曲线.P波和S波速度分别由7.5km/s变化到8.8km/s和由4.3km/s交化到5.2km/s.综合资料显示出有两...
关键词:西北太平洋 走时曲线 岩石层 井孔 波速度 速度最大值 综合资料 不均匀性 试验结果 
横向不均匀介质中波动场的最新计算方法:以论述高斯波束法为主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0年第4期58-71,共14页蓬田清 林云松 
本文以高斯波束法为主论述了在横向不均匀介质中波动场计算方法的最新发展.我们由一个作为高频极限的渐近射线理论解着手,指出在研究工作中的两个问题.第—个问题是两点间的射线轨迹或震源到接收器之间射线走时的研究.这个难题可以通过...
关键词:不均匀介质 高斯波束 平面波分解 加权因子 地震图 振幅比 射线轨迹 射线理论 走时曲线 焦散面 
计算球面多重偏移时间场的共反射元射线追踪法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0年第4期76-86,共11页Z.Koren B.Gelchinsky 刘瑞文 
我们提出了快速计算二维横向不均匀介质中所谓的多重偏移时间场的一种新方法,该时间场包括了从一组震源产生,经给定界面反射并且在相应的检波器处记录到的全波走时.该方法中使用了共反射元观测系统,用反射界面上虚震源(元)向上发射的扇...
关键词:时间场 射线追踪法 法向入射射线 观测系统 接收点 炮点 波至时间 界面反射 地震测线 走时曲线 
异常偏移距在解决隐蔽层折射问题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进展》1990年第3期76-76,共1页N.P.Merrick 易人 
在中间层的存在不能由初至走时曲线直接找出来这个意义上,它们经常是地震折射勘探中的隐蔽层,因而给地震解释可能带来很大的误差,不仅丢失中间层,而且对更深的折射界面的估算深度不是偏高(速度反转问题)就是偏低(假层问题).本文根据异...
关键词:偏移距 隐蔽层 走时曲线 地震折射 地震解释 中间层 精确解 假层 极限值 明之 
山东地区近震地震波速与地壳结构被引量:4
《华北地震科学》1989年第3期82-90,共9页林怀存 
本文根据山东台网及邻省部分台站记录到的发生在本区的96个地震,得到以下结果: 1、由96个地震的直达波速度和震源深度分布得出山东地区地壳内具有多层构造的特征。直达波平均传播速度为:V_p=6.18公里/秒,V_s=3.6公里/秒。 2、根据反射波...
关键词:折射波 地壳结构 地震波速 近震 反射波 地壳模型 直达波 时距曲线 走时曲线 波振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