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小趾

作品数:19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袁涛谢琳许建波杨祚璋王育才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肿瘤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北京周易研究会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综合临床》《中华武术》《中国肿瘤临床》《开卷有益(求医问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穴位 大健康——至阴:小脚趾上藏有矫正胎位的妙药
《养生保健指南》2023年第8期46-46,共1页李智 
膀胱经在经过曲曲折折的九九八十一难之后,终于到达了它的终点——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脚趾角0.1寸的至阴穴。至阴就是阴之极,与阳之极相对而言。
关键词:至阴 膀胱经 矫正胎位 末节 脚趾 足小趾 
跺脚升阳气
《养生保健指南》2017年第3期21-21,共1页任英涛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能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跺脚脚与肾经关系密切,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沿足跟部上行。跺脚可...
关键词:阳气 足少阴肾经 春夏养阳 生理功能 物质代谢 足小趾 涌泉穴 足跟部 
九鬼拔马刀调脊柱
《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2016年第12期42-42,共1页严蔚冰 严石卿 
九鬼拔马刀势疏导足太阳经筋,与此相应的是足太阳膀胱经。此条经脉的循行路线经过眼鼻、头顶、肩胛、脊柱两侧、腰部、腿后外侧和足小趾外侧,因此,膀胱经失调常表现为头项疼痛、眼痛多泪、鼻塞流涕、腰背及大腿后侧疼痛、足小趾不能...
关键词:脊柱 马刀 足太阳膀胱经 鼻塞流涕 大腿后侧 足太阳经 循行路线 足小趾 
右小趾平滑肌瘤术后并发右足背内侧丹毒1例
《中国伤残医学》2013年第9期479-479,共1页欧阳庆武 张枬 
1临床资料:患者女81岁。主因右足小趾包块4年,性质待查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2次/min,呼吸:22/min,血压:140/90mmHg。甲状腺无肿大,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情况:右足小趾背侧跟部可见一约1×2cm大小包块,...
关键词:足小趾 术后并发 平滑肌瘤 丹毒 内侧 足背 术前辅助检查 临床资料 
右足横纹肌肉瘤1例的超声表现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年第8期766-766,共1页吴惠宁 王丽 
患者女,17岁。有足小趾外侧包块6个月,外院以局部软组织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求治,查体:右足小趾外侧皮肤颜色略变深,可触及-4.0cm×3.0cm肿物,质地较硬,活动性差,局部有轻压痛。彩超检查示:右足小趾外缘见3.5cm×2....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 超声表现 MRI检查 血流信号 STIR序列 皮肤颜色 足小趾 软组织感染 
手术治疗特殊副甲1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年第1期88-88,共1页王新同 平小佳 王秀艳 徐欣 赵作钧 
1临床资料患者女,77岁。左足小趾出现不规则肿物10年。10年前左足小趾背外侧出现绿豆大不规则肿物,伴有压痛。外院以胼胝、鸡眼等嘱患者泡脚和修剪,但修剪后可缓慢再生,压痛加剧,穿鞋与走路障碍。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
关键词:手术治疗 足小趾 临床资料 皮肤科 甲皱襞 患者 肿物 外侧 
至阴
《健康必读(乡村医生)》2011年第10期19-19,共1页
因穴在足小趾外侧端,足太阳膀胱脉气极尽之处,并由此交至于足少阴经,即谓本经之气,由此复行于阴分,故名至阴。至阴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交于肾经。“包脉者,系于肾”,故至阴穴在临床以矫正胎位、催产而多见,以及治疗月经不...
关键词:至阴穴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经 矫正胎位 月经不调 足小趾 妇科病 井穴 
人老足先老,防衰重足疗
《科学养生》2010年第7期15-15,共1页杨力 
足,人体的第二肾脏 ——足少阴肾经发源于足 足少阴肾经起源于足小趾,沿足内踝经小腿内侧、大腿内侧然后上行,从腰背人肾,并且在足部分布了涌泉等7个穴位,所以足部与肾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足少阴肾经 足疗 防衰 小腿内侧 大腿内侧 肾脏 足小趾 足内踝 
第4跖骨多趾畸形1例
《贵州医药》2010年第3期208-208,共1页曾利平 
关键词:多趾畸形 跖骨 X线表现 并趾畸形 X线诊断 骨形成 足疼痛 足小趾 
经络畅通病无踪(六)
《医药保健杂志》2008年第7期14-15,共2页荣容 
足少阳胆经与健康的关系 胆经有44个穴位,走在我们身体的两个侧面,从小腿到上身,再到脖子、头,它是我们身体上循行路线最长的一条经络。 如果一个人的胆经出现问题,那他就会觉得口苦,喜欢唉声叹气、心胁痛不能转身、脸像蒙了一...
关键词:经络 足少阳胆经 小腿外侧 循行路线 大脖子病 足小趾 身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