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多巴

作品数:1765被引量:4086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孙圣刚曹学兵冯涛刘振国徐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苏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多巴反应性的帕金森病震颤分型和电生理特征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5年第4期197-202,共6页李芳菲 林施暖 崔雨莎 冯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过外周神经调控对PD震颤脑能量活动的体感反馈机制研究,No.82271459,帕金森病姿势性震颤的神经震荡机制研究,No.82071422)。
目的:探讨多巴胺抵抗型及反应型帕金森震颤患者的震颤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帕金森病患者197例,至少有一个肢体出现静止性或姿势性震颤,所有患者完善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及震颤分析。震颤改善值<5分为多巴胺抵抗型(116...
关键词:帕金森病 震颤 多巴胺反应性 急性左旋多巴冲击试验 震颤分析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被引量:3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年第10期827-830,838,共5页夏昀 张国新 王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74201,82171424 to TW,82101338 to YX)。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左旋多巴替代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随着疾病进展,长期使用左旋多巴会导致运动并发症的发生,使PD患者的临床表现变得极其复杂,治疗也极具挑战性。如何预防和延缓...
关键词:帕金森病 运动并发症 异动症 左旋多巴 脑深部电刺激 
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姿势稳定性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19年第5期343-347,共5页杨清梅 薛峥 毛志娟 高红铃 熊永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71376)
目的 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患者姿势稳定性的变化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9年2月至2019年6月作者医院收治的早期未治疗PD患者30例及同期招募的健康对照者20名。完成基于惯性加速度器的姿势摆动度的测定,选...
关键词:帕金森病 姿势稳定性 视觉状态 左旋多巴 
左旋多巴联用普拉克索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9年第9期441-443,共3页王珲 谭向红 陈艳香 唐荣华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联合应用普拉克索对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疗效。方法:中~重度原发性RLS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15例,2组均予普拉克索0.25~0.75 mg/d,联合组还予美多巴62.5~125 mg/d,治疗6周。利用RLS严重程度量表...
关键词: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 左旋多巴 普拉克索 
雷帕霉素干预对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7年第2期116-119,共4页张丙天 陈志斌 陈小武 缪茂军 何晓阔 曹学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60241)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干预对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的行为学的影响。方法通过6-羟基多巴胺颅内立体定向注射制作偏侧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给予左旋多巴腹腔注射1周制作LID大鼠模型。将LID大鼠分为LID对照组(LID组)和雷帕霉素干预观察组(R...
关键词: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 雷帕霉素 行为学 
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年第3期403-406,共4页赵亚明 胡琦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监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左旋多巴片,125 mg/次,2次/d,每周调整药物用量,逐渐增量...
关键词:天麻钩藤颗粒 左旋多巴片 帕金森病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能力 
缝隙连接蛋白Cx36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康复学报》2016年第4期34-38,共5页张丙天 陈志斌 陈小武 何晓阔 韩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60241)
目的:研究纹状体区缝隙连接蛋白36(Cx36)在左旋多巴诱发的异动症(LID)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帕金森病(PD)组、观察组和雷帕霉素对照组,每组12只。向右侧内侧前脑束注射6-羟多巴(6-OHDA...
关键词:异动症 突触可塑性 缝隙连接蛋白 Cx36 发病机制 
mTOR信号通路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6年第3期182-190,共9页缪茂军 陈小武 曹学兵 陈志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31260241)
目的探讨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Dopa Induced Dyskinesia,LID)大鼠纹状体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普通级SD雄性大鼠共54只,随机分为5组,8只正常组(N组),剩下8...
关键词:异动症 帕金森病 MTOR 雷帕霉素 纹状体 突触可塑性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第8期656-662,共7页熊念 孙圣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81200983)~~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拟多巴胺类药物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帕金森病患者长期接受多巴胺替代治疗后,可出现运动并发症,发生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而且对有些运动并发症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给帕金森病的治疗带来...
关键词:帕金森病 运动障碍 左旋多巴 综述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卒中与神经疾病》2012年第3期173-176,共4页朱青 孙圣刚 
目的探讨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例DR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为成人起病的DRD,具备DRD的特征性临床表现。结论 DRD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特殊治疗方法,如能早期诊断,早期使用小剂量左旋...
关键词: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左旋多巴 GTPCH1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