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

作品数:5905被引量:5633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袁庆丰陈红旗陈国恩田丰刘小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理论与批评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风景的内爆——艾芜《田园的忧郁》释读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5年第1期16-29,共14页李国华 
在艾芜1947年的小说《田园的忧郁》中,那个看风景的叙述者似乎主要眷恋的是中国古典的山水传统,是以身在画外、与画悬隔的方式来刻画风景和淘写情操,扬弃了与佐藤春夫密切相关的忧郁。一旦要重新桥接人与风景的关联,借力的也是社会关怀...
关键词:亚细亚生产方式 风景 艾芜 左翼文学 佐藤春夫 
以“生活”重塑“启蒙”——20世纪40年代重庆左翼知识分子对“新文化”的重构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何彦君 
1943年,陈家康、乔冠华、胡绳、茅盾在重庆集中发表了几篇以重树“生活态度”为核心的文章,以反思战时作家生活态度为契机重塑“新文化”运动,使重塑本身成为革命话语建构的一部分。“启蒙”既是左翼文化人重塑“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话...
关键词:20世纪40年代 重庆 “生活态度” “新文化” 
左翼男性主体状态:从陈映真的一个视角读丁玲的《韦护》被引量:1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赵刚 
藉由陈映真多篇早期小说所开启的关于“左翼男性主体状态”的视角,可以贴近阅读丁玲的早期重要小说《韦护》。如此阅读,男女主人公的合与分就不再只是政治意识形态流派的分歧矛盾,或仅仅以熟悉的“革命与爱情”命题所能充分掌握。通过...
关键词:丁玲 陈映真 左翼男性主体 爱情 革命 传统 
“变形”的辩证法——花田清辉与日本左翼前卫艺术思想被引量:1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6期89-106,共18页高华鑫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日本战后文艺批评中的左翼传统研究”(编号:20CWW004)的阶段性成果。
花田清辉是二战后日本前卫艺术思潮中的代表人物,在其文艺批评写作中,“变形”是一个关键词,它既指向文艺方法论的革新,也寄寓着社会改造的理念。花田清辉探索了“有机体”与“机械性”的辩证法,将左翼理念与现代主义美学相融合,推动“...
关键词:花田清辉 “变形” 辩证法 爱森斯坦 鲁迅 
现代激进文化的媒介生产——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运动与新书业的合离被引量:1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5期61-72,共12页何旻 
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后五四时期北京新文学出版文化研究(1920—1936)”(编号:21WXC007)的阶段性成果。
1930—1934年的新书局是中国左翼文学的生产与传播主体,左翼文学运动与新书业始合而终离。左联成立后,新书业激烈的同业资本竞争,造成左翼文学潮流泛滥,新书局同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1931年以降,国民党查禁运动式监管,造成左翼文学市...
关键词:左翼文学运动 新书业 现代出版制度 查禁运动 大江书铺 
卷首语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本刊长期追踪左翼文艺与社会主义文艺的研究进展,围绕重要作家、经典文本与核心理论已刊发系列文章,引发了良好的学界反响。其中,关于贺敬之文艺创作与思想的研究便是一大重点。本期推出贺敬之研究专题,从不同路径打开其诗歌研究的新视...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艺 左翼文艺 文艺创作 诗歌研究 贺敬之 英雄形象 政治抒情 卷首语 
“错位”与“同步”:1948年“香港批判”的“国际左翼”资源被引量:1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3期17-32,共16页姜涛 
1948年3月《大众文艺丛刊》在中国香港创刊,邵荃麟等依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及延安和解放区文艺实践经验,对抗战以来国统区的文学运动进行了整体检讨。一个较少被注意的面向是,《大众文艺丛刊》还刊发了多篇国际左翼阵营...
关键词:《大众文艺丛刊》 香港批判 萨特 罗曼·罗兰 
“跨域流动”中的文学与政治——重读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被引量:1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3期33-43,共11页刘东 
《八月的乡村》是伪满洲国初期文坛的产物,与区域革命实践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小说在时间、地点及情节方面的独特设置,都确认了人民革命军是东北抗战实践中的“新起点”。小说所借重的中共满洲省委的政治视野,使作品呈现出“统一战线...
关键词:《八月的乡村》 萧军 东北作家群 左翼文学 
流放者的悖论——20世纪50—70年代英国左翼的奥威尔批评被引量:2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3年第2期36-46,共11页赵柔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世纪英语世界的反乌托邦叙事研究”(编号:19FWWB021)的阶段性成果。
冷战的开启,无疑使得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成为20世纪下半叶最具世界影响的小说之一。回到20世纪50年代《一九八四》出版之初伊萨克·多伊彻、詹姆斯·沃尔什等左翼批评家对它的困惑与批评,继而梳理70年代雷蒙德·威廉斯与特里·...
关键词:奥威尔形象 《一九八四》 流放者的悖论 
“不降的兵”——鸥外鸥战时诗作引论被引量:1
《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6期34-54,共21页解志熙 
在纪念“西安事变”八十五周年之际,重读诗人鸥外鸥抗战时期的战斗诗篇,如《不降的兵》《日本战舰碇泊在窗外》,是很有意义的。把这些诗篇介绍给读者,进而追溯鸥外鸥从20世纪三十年代前期的“新感觉派”诗人到1936年以后转变为左翼现代...
关键词:鸥外鸥 新感觉派诗人 左翼现代主义诗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