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电影

作品数:470被引量:64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庆丰欧孟宏松丹铃罗素敏杨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北京电影学院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国电影中的摩登女郎形象生产机制研究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117-128,共12页狄丰琳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有着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的知识分子将摩登女郎的形象引入电影领域,借此实践着文化和意识形态合法化过程。奉行官方意识形态的影人企图通过摩登女郎形象,呼吁旧有道德秩序的重建与价值观念的合理回归,以此巩固...
关键词:摩登女郎 生产机制 官方政策 左翼电影 软性电影 
中日早期电影视域下“左翼电影”与“倾向电影”之比较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70-78,共9页黄津 黄卓航 
20世纪30年代前后,中日两国掀起了一场以暴露和批判为主题取向的“左翼电影”和“倾向电影”。中日两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虽具同源性,但其传播方式与途径稍有不同,“左翼电影”和“倾向电影”的组织形式和行动纲领以及所面临的现实...
关键词:左翼电影 倾向电影 马克思主义 中国电影 日本电影 
大萧条与左翼电影——“恐慌30年代”中国电影左转再勘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81-88,共8页丰景 刘春勇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四新文学与晚明之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2BZW137)的阶段性成果。
大萧条“金贵银贱”风潮影响了好莱坞影片出口量,为国片复兴运动与左翼电影普及提供了可能。随着西方为摆脱危机而放弃金本位制,白银价格上涨,大萧条随之传导至中国,左翼电影中谷贱伤农、工人失业、缫丝业与棉纺织业工厂倒闭等均为经济...
关键词:大萧条 左翼电影 国片复兴运动 新兴电影 
前法典好莱坞与三十年代左翼电影的耦合:《亡命者》在中国被引量:2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80-90,共11页王昕 
好莱坞到1930年已全面进入有声片阶段,对于中国电影系统,这是"无声者的有声时代",国片复兴运动如火如荼,但上海智识阶级已养成非有声片不看的习惯。大萧条时代具有激进性的前法典好莱坞影片成为论战的材料和想象未来国片的理据。通过对...
关键词:前法典好莱坞 左翼电影 暴露片 有声电影 
张闻天与20世纪30年代“革命的小资电影”的命运被引量:1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50-59,共10页董广 
在《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中,张闻天对文艺的价值与阶级性进行了阐述,并将"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纳入革命统一战线,在事实上扭转了"革命的小资电影"的未卜命运,促成了左翼电影的发展壮大。通过对"革命的小资电影"进行概念的厘定,并对其与...
关键词:张闻天 20世纪30年代 革命的小资电影 左翼电影 
明星影片公司江西电影行始末(1933—1937)被引量:2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77-86,共10页余克东 姜滨 
1933年南北对峙下的江西成为了民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中心,在蒋介石坐镇南昌行营亲自指挥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工作之际,"浙省密报事件"使左翼电影运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警觉。在此背景下,明星影片公司受南昌行营邀请赴赣摄制反共影片,初步...
关键词:明星影片公司 南昌行营 左翼电影运动 
力与美: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民族叙事的动力学考察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85-92,共8页郭海洋 贾冀川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最重要的一次语言革新。其革新的动力来自历史语境中多种力量的相互渗透和共同作用。其中最为切近的三个历史动因是:美、苏电影对中国电影语言的影响,"左翼"思潮、商业本性和国民党电影政策之间的角力制衡,...
关键词:电影语言演进 美、苏电影 “左翼”电影 有声片试制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电影检查委员会改组再探被引量:1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年第9期87-97,共11页松丹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与革命动员研究”(项目批准号:18CDJ009)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教育、内政部电影检查委员会(简称'教内电检会')的改组,与国民党各方相继指控其审查失职、通过'左翼电影'密切相关。其中'国民党各方'不仅包括党务、宣传系统机构,而且包括行政系统机构、非官方组织。但最终促成教内...
关键词:国民党电影检查委员会 左翼电影 教育电影 电影解读模式 
新电影的诞生是时代精神和市场需求的产物——以新华影业公司1937年出品的《青年进行曲》为例被引量:5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51-55,共5页袁庆丰 
新华影业公司出品于1937年的《青年进行曲》,是史有定论的国防电影。作为国产主流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电影和新市民电影既是电影市场和时代需求双重挤压下的结果,同时也是在同一文化生态下相互渗透、影响的文化产品。张善琨主导的...
关键词:国防电影 左翼电影 新市民电影模式 市场 
左翼电影的趣味策略及其生成语境——以《狂流》为例被引量:2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05-108,共4页谢雅琴 
左翼第一片《狂流》的通俗剧叙述模式、鸳鸯蝴蝶派言情故事与民众抗争救灾的双线交织、灾难片类型化与左翼宣传意识的融入等显示出的趣味性,充分说明了左翼影人对大众趣味的考虑。但具体从这部电影复杂的生成语境来看,这种策略的形成具...
关键词:左翼电影 《狂流》 趣味策略 生成语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