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电影

作品数:470被引量:64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庆丰欧孟宏松丹铃罗素敏杨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华东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美学特征分析
《声屏世界》2022年第1期41-42,共2页张雅喆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主动响应社会发展潮流,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大批左翼电影人深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艺术观的影响,以左翼电影文化为主体,开创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的经典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左翼电影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对后来...
关键词:中国左翼电影 现实主义风格 美学特征 
重评1930年代的中国左翼电影运动被引量:5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71-85,共15页彭丽君 乐桓宇 张春田 
左翼电影运动从1931年1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发表的《最近行动纲领》始,至1937年12月日本军队侵占上海被迫终止。对这一论题作重新评述,我们需要介绍当时电影公司的发展状况,详细梳理左翼电影运动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区分之前电影史家...
关键词: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左翼电影运动 影评人小组 电影小组 电影批评 国防电影 
商业还是政治:左翼电影如何成为“摩登”——以《狂流》为中心被引量:2
《现代中文学刊》2013年第6期80-86,共7页石娟 
左翼电影在20世纪30年代能够一逞风流,除去左联诸人抓住时代契机,响应时代需要加入电影公司之外,电影公司积极的商业运作也功不可没。但二者合作最初是各怀目的,各取所需,却殊途同归:电影公司需要左翼题材来帮助他们摆脱经济困境,左联...
关键词:左翼电影 流行原因 《狂流》 商业运作 意识形态 
“现代”及其不满——彭丽君教授访谈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39-43,共5页彭丽君 张春田 
时间:2013年5月2日张春田(以下简称"张"):彭老师,这些年您的研究非常广泛,也有很多成果出版。主要研究都是以英文发表的,中文世界的读者或许对您还不是太熟悉。我想借这个机会,一方面对您个人学术研究轨迹做一番追溯,同时也围绕...
关键词:“现代” 左翼电影 学术研究 电影研究 新中国 运动 
左翼思潮与上海电影文化——以《神女》为例被引量:8
《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226-233,共8页罗岗 
近年来对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的研究,有某种"去政治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或从微观上发掘左翼电影与鸳鸯蝴蝶派电影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把它们共同归于"商业化"氛围的同时取消了政治的作用;或从宏观上强调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其深...
关键词:左翼电影 鸳鸯蝴蝶派电影 上海电影文化 
转型社会中的类型分化——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研究被引量:3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136-140,共5页钱春莲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明星”成为一种广泛流行、初具规模的社会现象和工业制度。本土“明星”承载起传播传统文化意识和时代精神状况的重要责任,并呈现出三种典型角色一是“悲剧明星”成为黑暗社会的控诉者。二是“左翼明星”成为...
关键词:明星制度 左翼电影 类型分化 
左翼电影的现代性审美特征被引量:2
《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145-147,共3页林伟民 
左翼电影是一股红色艺术思潮,却引领上海大都市文化新时尚,其原因在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都市时代氛围的客观因素和左翼电影激进而带有现代性意味的美学风格的主观因素这两个方面。本文探讨左翼电影生存和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其现代性审...
关键词:左翼电影 文化新时尚 现代性 审美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