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心理

作品数:28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文广玉兰唐瑛樊伟峻陈桐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自由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知识经济》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透视作家心理的《红字》探讨
《海外文摘》2024年第6期0004-0006,共3页胡松松 
美国文学巨匠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以下简称霍桑)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与文学先驱,其作品如《红字》《七尖阁楼》及《玉石雕像》等,均对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他与其他美国文学巨匠,如爱默...
中国形象与华裔美国作家心理
《文教资料》2014年第17期10-11,共2页张明悦 
辽宁工业大学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x201230)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概括了现代美国文学中著名的华裔作家,通过对近一个世纪的华裔作家的作品分析,探讨了中美社会的政治经济变化对作家心理的影响,以及他们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的成因。华裔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心理状况。
关键词:中国形象 作家心理 华裔美国作家 中美文化 
批评应从作家心理开始
《知识经济》2009年第2期177-177,162,共2页黎燕敏 
面对暴力、纵欲、强奸等因素充斥文学作品的媚俗现象,文学批评家发出了批评、谴责、抗议之声,这是一种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的表现。但大多文学批判是基于对大众文化的同情而对目前文学所作的种种开脱,对文学对读者都很不负责。作为文学批评...
关键词:文学批评 心理 无意识 批判 
草之吟——从草的意象看古代文人士子的心态变迁被引量:3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7-10,共4页唐瑛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 ,对自然万物的吟咏很为显著。然而就是这看似极其普遍的现象 ,我们却很少从哲学、作家心理的角度加以研究。本文拟从此角度出发 ,探讨中国古代诗词中对草的意象的吟咏及其所包含意味的转变 。
关键词:心态变迁 士子 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诗词 中国古代文人 作家心理 吟咏 
中西女性作家心理及表征分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106-108,共3页张晓敏 
 本文从平行研究角度分析萧红与曼斯菲尔德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异同。通过剖析中西方文化积淀、社会历史的异同,展示两位女性作家创作心理及表征的趋同性和差异并通过作品所表现的孤独感幻灭感和死亡感以及作家的女性意识,揭示女性在男权...
关键词:心理 表征 趋同性 
“神圣抗战”中的“激跳文心”
《齐鲁学刊》2003年第2期128-129,共2页徐文广 
抗日战争唤起了人们的民族忧患意识 ,整个社会的心态是激昂亢奋的。作为社会心态与作品文本中介的作家心理与社会心态保持同步并有前后期的变化 ,表现为对文学功利性的强调和情感的强烈外溢 ,呈现为作品表达的时效性和情绪化 ,这又内在...
关键词:社会心态 作家心理 历史伦理主义 功利观 情绪化 
最新电影原声唱片
《电影评介》2003年第4期57-57,共1页
《改编剧本》是导演斯派克·琼斯和编剧查理·考夫曼以及作曲家卡特尔·伯韦尔的又一次完美统一。这支富有创造性的合作队伍继1999年合作《成长为约翰·马尔科维奇》(BeingJohn Malkovich)后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改编剧本》
关键词:新电影 原声带 改编剧本 卡特尔 地方特色 浪漫喜剧 作家心理 民歌风味 个人风格 海洋深处 
谈无意识与作家的创作动机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z1期221-222,共2页王芳 
关键词:作家 意识 《浮士德》 歌德 作家心理 《少年维特之烦恼》 
论生活的主观化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111-113,共3页李秋菊 
作家要形成对生活的意识需要几个基本条件:淡泊功利的感知心理、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情感动力、抽象思维能力;而生活也必须适应作家的特点。只有两个方面的条件同时具备,主观化才能顺利完成。
关键词:主观化 作家心理 生活适应 文学理论 思维能力 情感力 
妙笔洒真情——《人生四季》漫评
《三峡文学》2001年第6期52-52,58,共2页金道行 
李华章先生的《人生四季》是他20年创作的6部散文随笔集中精选的自选集。我向来爱读作家的自选集,珍视作家的自选集。自选集往往凝聚着作家自己的偏爱,鲜明地标举着作家的审美标准,因而足可以当作作家的代表作。本来,社会心理学认...
关键词:作家心理 选集 散文随笔集 他者 真情 人生 认识自我 社会心理学 代表作 人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