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族

作品数:64被引量:7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丽娟刘一周峰任爱君都兴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内蒙古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疆社会科学(哈文)》《史学集刊》《民族研究》《考古》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奚族碑刻及其价值评介
《宋史研究论丛》2023年第3期291-299,共9页王丽娟 
通过对考古发现和古籍中留存的奚族碑刻资料进行系统收集、整理,截至目前,笔者共发现奚族碑刻21块,分布在唐、辽、金三个时期。在这些碑刻中,有的内容可以填补奚族历史的缺略,有的可与文献史料相互参证,有的可以纠正文献史料中的误记,...
关键词:奚族 碑刻 价值 评介 
辽墓驼车题材壁画研究
《考古学集刊》2023年第1期190-206,I0021,I0022,共19页李春雷 
考古发现的辽代壁画墓中有20余座墓葬的壁画内容涉及驼车题材。依据这些考古材料,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并结合相关史料记载,探讨辽代驼车题材壁画分布的时空范围及其原因,驼、车来源及其原因。基本确定了驼车题材壁画主要分布在两个地...
关键词:驼车 奚族 青幰车 壁画 辽代 
像一位饱经风霜老者的古崖居
《中关村》2022年第2期97-99,共3页祁建 
斯人已去,空留下一片设计巧妙的石屋,让后人去猜想。时光荏苒,一天表层山体坍塌,露出了山崖石屋这一奇观。在北京海淀区聂各庄乡老爷岭下,有一龙泉寺,寺北约80米处也有一石窟。石窟宽2.8米,长52米,在一块天然花岗岩上雕凿而成。这些石...
关键词:古崖居 北京海淀区 时光荏苒 石窟 奚族 北京延庆 龙泉寺 石屋 
入唐奚族“质子”及其反映的民族关系被引量:3
《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71-75,共5页王丽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奚族碑刻的整理与研究”(编号:18CZS051)。
综合考察史籍与墓志资料,共有六位奚族“质子”入唐,分别为奴默俱、聓锁高、李日越、属鹘留、李如越、热瓌。他们是奚族统治集团的上层人物,在入唐后接受唐廷的封爵和赏赐,并担任宿卫之职。奚族“质子”有的长期留居唐朝,有的回到奚境...
关键词:唐朝 奚族 “质子” 民族关系 
辽代奚王萧京墓志铭文释读被引量: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34-138,共5页任爱君 任笑羽 
赤峰市科技局、赤峰学院联合开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项目“通往契丹的路”(cfIyfc201802)。
赤峰市博物馆现藏一通辽代墓志铭,志文内容丰富且保存较完整。今以墓主萧京为切入点,对其本人生平及萧京家族进行梳理,结合辽代相关史料对墓志铭提及的白霫、“实失王”作出释义,同时对奚族发展的相关问题、铭文涉及的辽朝官职,以及辽...
关键词:辽代 奚族 萧京 墓志铭 
承德奚族史迹考略
《文物春秋》2020年第3期34-44,共11页沈军山 王晓强 田淑华 
自北魏库莫奚人陆续进入今承德地区,至金初奚族消亡,700多年间,奚族始终活跃在今承德地区的广大区域,也就是说,承德自北魏至金初的历史是以奚族为主体民族的历史。经梳理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平泉市平甸子遗址、滦平县十八亩地遗址应为...
关键词:承德地区 奚族 库莫奚 史迹 
奚族概要与回离保所建奚国诸遗址考证
《辽金历史与考古》2019年第1期212-216,共5页张猛 邢启坤 
当前,学术界对回离保建立奚国的建国地点颇有争议。本文以史实为主,结合相关史料记载对回离保建国地点进行考证。通过对奚族历史活动轨迹和相关典籍记述的解读,笔者认为,辽宁省凌源市佛爷洞乡与河坎子乡、三家子乡塔子山、旗杆山、平顶...
关键词:奚国 箭苛山 塔子山 回离保 
早期奚族与后世奚族刍议被引量:1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66-71,共6页沈军山 田淑华 王为群 
奚族是我国北方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形成于夏代,消亡于金初,有三千多年历史。奚族在西周时销声匿迹了,一千年后又于东晋时期出现,奚族的时隐时现留下千古谜团。夏商时期的奚族称早期奚族,东晋时期以后的奚族称后世奚族。近年的考古资...
关键词:早期奚族 后世奚族 山戎 
被历史遗忘的角落——浅探辽末时期的“大奚帝国”
《科技视界》2019年第6期151-152,共2页彭责轩 
奚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现在已经为大多数人所不知。根据《辽史·卷一百十四·列传第四十四》记载,公元1123年,奚族领袖"回离保知北院,即箭笴山自立,号奚国皇帝,改元天复"。但是此政权仅仅存在了八个月,奚族也随着这第一次建国的...
关键词:奚族  回离保 箭笴山 大奚帝国 祖山 
承德地区奚族历史研究三题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88-92,共5页余晓枫 
奚族兴起于汉代末期,消亡于元代,存在了千余年。奚族活动地域的重心,相当于今承德市地区。三世纪中叶,奚族进入承德地区,四世纪末被北魏击败,逃遁赤峰地区,五世纪末复返承德。北齐时,奚族占据今山西大同地区,唐代,奚族发展至鼎盛,其活...
关键词:奚族 承德 陶渊明 米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