邲之战

作品数:1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陈慧君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孙子研究》《黄河.黄土.黄种人》《读书》《当代人(下半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左传》“邲之战”人物形象的对称艺术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高舒琪 
邲之战是《左传》所记叙的晋楚三大战役之一,涉及了众多人物形象。《左传》运用对称的艺术手法,创造性地解决了难题,不仅晋、楚两个战争对立双方之间的人物有对称性,在晋国和楚国内部人物之间也具有对称关系。这一对称艺术手法的运用,...
关键词:《左传》 邲之战 对称性 
晋上军在右、下军在左说
《读书》2023年第8期124-124,共1页傅刚 
晋师建制,由二军而三军而五军,又减为三军,然三军是其常。城濮之战、邲之战皆以三军。三军布阵,杜预、孔颖达皆以为中军居中,上军在左,下军在右。宣公十二年《传》“晋师右移”,孔《疏》说:“晋之三军,上军在左,中军在中,下军在右。言...
关键词:城濮之战 孔颖达 下军 上军 邲之战 中军 《传》 
邲之战,赵旃夜至楚军门是甲寅日抑是乙卯日?
《读书》2023年第4期79-79,共1页傅刚 
宣十二年《传》:“潘党既逐魏锜,赵旃夜至于楚军,席于军门之外,使其徒入之。楚子为乘广三十乘,分为左右。右广鸡鸣而驾,日中而说;左则受之,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养由基为右;彭名御左广,屈荡为右。乙卯,王乘左广以逐赵旃。”晋魏锜与赵...
关键词:养由基 军门 右广 左广 
楚晋邲之战
《半月选读》2022年第24期14-15,共2页任真 吕超 
楚晋邲之战是春秋时期决定楚晋双方态势的重要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楚军掌握敌情,果断进攻,闪击奇袭,大败晋军;而晋军优柔寡断,将帅不和,错失良机,处于被动。
关键词:春秋时期 优柔寡断 战役 
《左传》“皆重获”解
《汉字汉语研究》2022年第4期116-124,128,共10页常广宇 
《左传·宣公十二年》“皆重获在木下”中的“重”和“获”故训歧解颇多。本文梳理了相关观点,认为“皆”的词义对于解读这句话也十分关键,论证了“皆”即“偕”的同源通用字,当为双方在一起义;“重”今音当读chóng,义为“重叠”;“获...
关键词:皆重获 邲之战 训诂 左传 
论《左传》邲之战的对比描写被引量:2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10期87-89,共3页王琪 
《左传》的叙事技巧和叙事手法独具匠心,谋篇布局巧妙,对后世的叙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左传》的散文叙事艺术更是炉火纯青,其中战争描写是其叙事的精华,在先秦散文中独树一帜。本文选取《左传》中著名的四大战役中的邲之战为研...
关键词:《左传》 邲之战 对比描写 战争 
楚材晋用:基于情报战视角的考察
《文史天地》2022年第2期55-58,共4页熊剑平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尤以晋楚之间的争斗最为激烈。两强互相缠斗,而且旷日持久,几乎贯穿了整个春秋乱世。晋楚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战役有3次,分别是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战,以及公元前575年的鄢陵之战。一在晋楚争霸...
关键词:春秋时期 城濮之战 被逼无奈 邲之战 情报战 晋楚争霸 争霸战争 鄢陵之战 
楚、晋邲之战探析
《今古文创》2021年第46期54-56,共3页任真 吕超 
楚晋邲之战是春秋时期决定楚晋双方态势的重要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楚军掌握敌情,果断进攻,闪击奇袭,大败晋军;而晋军优柔寡断,将帅不和,错失良机,处于被动。楚晋邲之战,显现出诸多军事谋略思想,如先知相敌,巧用地形,选将用人之道等。邲...
关键词:邲之战 楚晋之争 春秋战 
楚庄王的演讲水平怎么样
《廉政瞭望》2020年第16期65-65,共1页刘勃 
春秋中期,晋楚两大国争霸。双方都还算谨慎,轻易不敢开战,争霸百年,真正的大战,也就打了三回。楚庄王时代的邲之战,是楚国唯一获胜的一次。楚国就有大夫建议说,咱们应该把失败的晋军的尸体,堆积成“京观”。是对我们伟大胜利的记录,也...
关键词:楚庄王 大国争霸 楚国 春秋中期 止戈为武 京观 邲之战 
《左传》邲之战中所见黄河山水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年第16期48-50,共3页杨保红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的邲之战,是春秋中期晋、楚两国在城濮之战后第二次重大较量。此战,楚军利用晋军内部分歧、指挥不力等弱点,战胜对手,奠定了楚庄王"春秋五霸"的地位。战前晋楚两军位置楚军战前"次于管以待之"。据杜预《春秋左...
关键词:《左传·宣公十二年》 城濮之战 邲之战 楚军 春秋五霸 《左传》 楚庄王 春秋中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