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菌唑

作品数:167被引量:413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曹明章范永坚陈浩石志琦孔建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木质素羧酸盐分散剂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中的应用被引量:3
《精细化工》2014年第11期1329-1332,1347,共5页贺政 庞煜霞 楼宏铭 温伟能 邱学青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E06B06-3)~~
研究造纸黑液羧甲基化改性制备的木质素羧酸盐CML对农药的分散性能,并对其在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WP)中的配方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羧甲基化改性可大幅度提高碱木质素的羧基含量,使其水溶性和分散性得到较大改善。通过...
关键词:木质素羧酸盐 分散剂 可湿性粉剂 配方 表面活性剂 
制备腈菌唑分子印迹聚合物前功能单体选择研究被引量:5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第3期791-794,共4页高文惠 刘博 李兴峰 韩俊华 贾英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10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358);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276902D)资助
为制备腈菌唑(M)分子印迹聚合物,建立了选择合适的功能单体以及功能单体添加量的方法。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α-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AM)与M作用形式、作用强度、最佳浓度比和形成的结合位点数。结果表明,M与两种功能单体都会形成氢...
关键词:腈菌唑 功能单体 分子印迹聚合物 紫外光谱法 
耐三唑类杀菌剂木霉突变体TUV-13遗传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1
《湖南农业科学》2010年第3期1-3,6,共4页安哲宇 梁志怀 魏林 罗秀娟 陈玉荣 
湖南省博士后科研资助专项计划项目(2008RS4028);湖南省农村科技计划项目(07NK412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7B08)
应用紫外诱变和含药培养基诱导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一株对三唑类杀菌剂有较好耐药性的哈茨木霉突变体TUV-13。分别测定该突变体继代培养的5代,10代和20代对腈菌唑耐受能力和对病原菌的拮抗性,结果表明:该突变体的抗药性可以稳定遗传,且...
关键词:木霉 腈菌唑 耐药性 RAPD 水稻病害 
生防木霉菌耐三唑类杀菌剂菌株的选育被引量:6
《中国生物防治》2010年第1期60-65,共6页梁志怀 魏林 安哲宇 陈玉荣 
湖南省博士后科研资助专项计划项目(2008RS4028);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17B08)
应用含药培养基诱导和紫外线诱变相结合的方法,对优良生防木霉菌株T2-16进行了抗三唑类杀菌剂的遗传改良,获得了具有较好耐药性突变体13株。通过测定突变株对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和稻曲病菌...
关键词:木霉 紫外线诱变 腈菌唑 耐药性 水稻病害 
10%三唑酮·腈菌唑ME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被引量:6
《农药》2009年第8期579-580,共2页符瑞益 彭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48B00);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09hzs1J00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体积比75:25)为流动相,同时测定三唑酮和腈菌唑的含量。结果表明:三唑酮和腈菌唑变异系数为4.32%、3.82%,平均回收率为100.61%、99.67%,线性相关系数为0.9971、0.9990。
关键词:三唑酮 腈菌唑 微乳剂 高效液相色谱 
^14C-标记腈菌唑的合成及其在小麦幼苗上的吸收与传导确证被引量:4
《农药学学报》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刘西莉 罗爽 杨峻 母灿先 李健强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2A16)资助
以14C标记碳酸钡(Ba14CO3)为起始物,采用4步反应合成14C-1,2,4-三唑,总强度为5.813 1mci,比强为15.53μci/mg,纯度大于99%,放化收率84.21%。在此基础上,参照文献报道的有关腈菌唑合成的方法,以4-氯苯乙腈为原料,经取代、缩合等3步反应...
关键词:^4C-腈菌唑 标记合成 小麦幼苗 内吸传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