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为工国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齐春晓聂志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学习与探索》《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艰难转折——近代工业化思想的萌生与发展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08年第5期139-142,共4页聂志红 
鸦片战争以降,中国的工业化思想以"边破边立"的方式,开始萌芽并逐渐发展起来,从魏源的"师夷长技"思想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教条被不断修正和否定,发生了质的转折,逐步纳入到以工业化为主题的经济发展思想轨道中...
关键词:师夷长技 商战 定为工国 
康有为经济思想述评
《理论学习月刊》1998年第11期61-64,共4页陈文亮 
关键词:康有为 经济思想 定为工国 述评 洋务派 《大同书》 以商立国 二书》 戊戌变法 资本主义经济 
康有为富国养民思想探析被引量:2
《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3期140-141,共2页齐春晓 
康有为富国养民思想探析齐春晓康有为是中国19世纪末期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的中心人物,他的许多改革主张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倡导变法维新的过程中,康有为不仅提出了一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纲领,而且还提出了一...
关键词:康有为 思想探析 “养民” 资本主义经济 定为工国 国民经济各部门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民族资本主义 黑龙江大学 机器工业 
论孙中山康有为建设中国的共识——以《实业计划》与《物质救国论》为中心被引量: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55-62,共8页马洪林 何金彝 
孙中山先生撰写的《实业计划》,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研究中一向受到重视,因为它集中体现了孙中山关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思想,被恰当地誉为“提出了一个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规模很大的设计方案。”与此几乎同时出版的康有为撰写的《物...
关键词:康有为 孙中山 物质救国论 《实业计划》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中国近代 《孙中山全集》 建国方略 定为工国 中国经济现代化 
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本末观的演变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42-49,共8页邢建国 
“本”与“末”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产业结构理论的特有范畴,通过对不同本末观的比较分析,可以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产业结构选择的主流思潮及其主要特征。从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探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本末现的演变.具有现...
关键词:本末现 重本抑末 本末并重 缓本急标 以商立国 定为工国 工业化 产业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