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胀

作品数:11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纪征瀚张颖王莹莹焦玉梅赵美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浙江省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医文献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大众医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针灸治疗干霍乱的古代文献分析
《中医文献杂志》2023年第3期24-28,共5页张欣 石洁洁 赵婧怡 纪军 
干霍乱属于霍乱中的危重急症,其针灸治疗属于中医急救的范畴。检索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的“针灸古籍中腧穴主治的计算机检索系统”及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典》数据库,收集先秦至清末针灸治疗干霍乱的文献条目115条,对相关...
关键词:干霍乱 绞(搅)肠痧 乌痧胀 中恶 客忤 针灸 急症 
曹炳章瘟痧学术经验探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12期1878-1880,共3页李煜 陈仁寿 钱佳晖 莫夏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574099)-基于数据挖掘与运气学说的中医肺系疫病预测与辨治规律研究;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KYCX20-1519)-民国温病著作的考察与学术研究
目的:探析曹炳章瘟痧相关学术思想。方法:首先明确瘟与痧的概念,继从学术观点、诊查特点、治疗与防护4个方面对曹炳章瘟痧相关学术思想作以探讨。结果:其学术观点包括瘟痧病因病位不同、瘟痧传变有别,瘟痧诊断均以察舌辨脉为要点,在此...
关键词:瘟疫 痧胀 学术经验 曹炳章 
端午粽香,小心“痧胀”
《大众医学》2021年第6期71-72,共2页丁邦友 
老百姓汫的“痧胀”或“痧气”,通常在夏暑季节较常见,一般以突然头晕头痛、腹部胀满疼痛为主要表现,其特征有:恶心欲吐但往往吐不出,想排便却排不出,严重者唇甲青紫,甚至昏厥。痧胀多因饮食不洁,或过食不易消化、生冷之物(如粽子、刺身...
关键词:恶心欲吐 饮食不洁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痧胀 唇甲青 急性胃肠炎 旅行者腹泻 昏厥 
开窍醒神的蟾酥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年第19期56-56,共1页陈瑞生 陈相银 贾王俊 
蟾酥始载于《药性本草》,原名"蟾酥眉脂",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表皮腺体的干燥分泌物。至宋《本草衍义》始有"蟾酥"之名,又名癞蛤蟆浆、蛤蟆酥、蛤蟆浆等。
关键词:黑眶蟾蜍 蛤蟆浆 中华大蟾蜍 本草衍义 开窍醒神 蟾蜍科 药性本草 痧胀腹痛 加工炮制 折断面 
魏长春论治痧胀(下)被引量:1
《浙江中医杂志》2011年第2期85-87,共3页裴君 王卫 
第七章 砭法 俞曲园曰:刮痧之说,用细瓷盅,或光洁铜钱,蘸油于背上刮之,百病皆解。重者即轻,轻者即愈。尝谓此即古人砭法。古人治疾,先针砭而后汤药。今针法犹存,砭法竟绝。不知刮痧之法,即古人砭法之遗。古无痧字,虽《康熙...
关键词:魏长春 痧胀 中医学术发掘 
魏长春论治痧胀(上)
《浙江中医杂志》2011年第1期3-6,共4页裴君 王卫 
关键词:魏长春 痧胀 中医学术发掘 
清代痧症医籍系统考被引量:6
《中医文献杂志》2009年第4期1-4,共4页纪征瀚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编号:200410120203024)
随着"痧"的概念的演变,清代痧症医籍呈现了前期少而精、中后期多而滥、末期罕有新作的特点。虽然痧症医籍曾一度大行于世,但从内容来看,几乎均演化自前中期的五大著作:《痧胀玉衡》、《痧症全书》、《治痧要略》、《痧症指微》和《急救...
关键词:痧症医籍 痧胀玉衡 痧症全书 治痧要略 痧症指微 急救异痧奇方 中医文献学 
试论中国古代的“痧”被引量:7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19-22,共4页纪征瀚 郑金生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200410120203024)
中国古代有关"痧"的历史大致可划分为沙虫、沙病、痧胀三个阶段。"沙虫"以水中射工、沙虱毒为代表。"沙病"记载首见于南宋,为一组症状,通过刮擦皮肤引起局部出现沙粟状的红色瘀点,俗称"得沙"。"痧胀"兴起于清代,范围颇广,基本成为疫病...
关键词: 沙虫 沙病 痧胀 古代 疾病史 
古代痧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第11期854-856,共3页赵美丽 焦玉梅 李贤巧 王莹莹 张颖 杨金生 
关键词:痧症 刮痧 痧胀玉衡 
薄荷拔痧散治疗痧胀143例
《江西医学院抚州分院学报》1993年第2期17-17,共1页蔡敬泽 
关键词:痧胀 中医药疗法 薄荷拔痧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