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湿鼓风

作品数:44被引量:4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筱留侯兴张孟一古勇合胡翰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冶金》《国外钢铁》《浙江冶金》《工业加热》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脱湿鼓风系统中制冷方式比选
《山东化工》2024年第19期208-210,共3页杨梅 
介绍高炉脱湿鼓风的主要技术方案,针对某钢厂高炉机前脱湿鼓风系统进行制冷主机选型计算,并分别对电动离心式制冷机系统和蒸汽溴化锂制冷系统进行方案比选。对于该厂具体能源情况,采用蒸汽溴化锂制冷脱湿系统更具有优势。
关键词:脱湿鼓风 蒸汽溴化锂制冷 电动离心式制冷 方案比选 
新钢2500 m^(3)高炉脱湿鼓风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山西冶金》2023年第5期174-176,共3页李伟华 钱堃 古勇合 胡小刚 
针对新钢高炉取消中心加焦之后为提产降耗引入鼓风脱湿技术的现状,对高炉操作制度进行一系列的调整:风量增加扩大风口面积及布局的变化;喷煤量增加逐步扩大矿批;装料制度矩阵改矿、焦同角为“焦包矿”的布料模式,在开放中心气流时适当...
关键词:高炉炼铁 脱湿鼓风 四大制度 喷煤系统 
脱湿鼓风技术在中天钢铁1580m^(3)高炉的应用
《炼铁》2023年第3期20-23,共4页张海涛 张啟龙 顾晓岑 张帆 吴跃华 凌燕 
针对中天钢铁1580m^(3)高炉鼓风湿度波动大的状况,采用了脱湿鼓风技术。8号、9号高炉应用实践表明,脱湿效果明显,鼓风湿度正常稳定在9~11 g/m^(3),最低为8g/m^(3),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稳定在2290℃左右。与脱湿鼓风前相比,日产量增加78.2...
关键词:高炉 脱湿鼓风 湿度 风量 结露 
脱湿鼓风技术在日钢九号高炉的应用
《鞍钢技术》2023年第2期51-53,共3页林誉升 
介绍了高炉脱湿鼓风工艺流程和技术,通过分析高炉脱湿鼓风对高炉风压、产量和燃料比的影响,得出高炉采取脱湿鼓风后可使风压升高15.9 kPa,产量增加85.9 t/d,燃料比折合降低10.95 kg/t,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关键词:脱湿鼓风 高炉冶炼 节能降耗 
鼓风湿度对首钢股份3号高炉冶炼的影响被引量:6
《炼铁》2021年第2期13-17,共5页马洪修 程洪全 罗德庆 王荣刚 林春山 
基于迁安地区气象条件,计算了不同月份的鼓风湿度。通过热量平衡,分析了鼓风湿度、鼓风湿度年周期变化、昼夜周期变化规律,以及鼓风湿度的变化对高炉冶炼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高炉鼓风湿度越大,燃料比越高;②鼓风湿度呈现季节性和昼夜规...
关键词:高炉 鼓风湿度 燃料比 理论燃烧温度 脱湿鼓风 加湿鼓风 
高炉脱湿鼓风节能效果辨析被引量:5
《炼铁》2019年第5期55-59,共5页尹腾 谢友阳 徐衍柏 熊响平 
基于对脱湿鼓风作用及其经济效益的理论分析、计算,并结合武钢7号高炉进行的脱湿鼓风工业试验,发现脱湿鼓风既具有正面作用,同时也具有反面作用。指出了传统脱湿降焦观点的局限性,认为传统脱湿降焦观点夸大了节能正面作用,提出了脱湿鼓...
关键词:高炉 脱湿鼓风 焦比 节能 
韶钢6号脱湿鼓风站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分析
《南方金属》2019年第4期36-39,共4页姜冬冬 李乃伟 
针对韶钢1050m3高炉的鼓风在鼓风机入口侧进行冷却除湿处理,根据除湿系统运行时启动螺杆乙二醇机组台数变化,需配套相应的工艺冷却水,其水压≥0.20MPa,水量为400~1000m3/h,结合厂区内现有工艺冷却水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环冷却水系统的...
关键词:鼓风机 除湿处理 螺杆乙二醇机组 冷却水 
高炉脱湿鼓风技术及其在新钢应用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2
《江西冶金》2017年第6期44-47,共4页王思鹏 
介绍高炉脱湿鼓风技术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探讨脱湿鼓风在高炉炼铁节能、降耗、提高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并对脱湿鼓风技术在新钢2 500 m^3高炉的应用可行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炉炼铁 脱湿鼓风 煤比 能耗 
高炉脱湿鼓风过程检测及控制技术分析
《冶金动力》2017年第11期63-65,70,共4页申世武 杨春 周芸 
简要介绍了对高炉脱湿鼓风技术的理论依据,以柳钢2号高炉为例,重点阐述了高炉脱湿鼓风系统的组成、技术优势、过程检测、控制功能与技术。
关键词:高炉 脱湿鼓风 过程检测 控制技术 
脱湿鼓风技术在柳钢1号A高炉的应用
《柳钢科技》2017年第1期6-8,共3页覃志强 陈均 赵泽文 阮第辉 韩伟 
从高炉炉况、焦比、铁水产量等方面对比分析脱湿鼓风技术在柳钢1号A高炉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高炉 脱湿鼓风 炉况 焦比 铁水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