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河疏浚

作品数:11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程义吉李士国刘景国李宏伟郝金之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黄河河务局黄河河口管理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河口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水利》《科技信息》《人民黄河》《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河口河段挖河疏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科技信息》2007年第30期306-306,共1页宋湘岭 李士国 李建来 乔富荣 
黄河河口河道的持续淤积,不仅使尾闾河段河床抬高,向海中不断延伸,而且对其上河段造成不利反馈影响,引起溯源淤积,必须加以治理。通过分析河口河段存在问题和以往挖河疏浚效果,提出挖河疏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挖河具体位置、施工方法。
关键词:挖河疏浚 黄河 河口河段 
黄河河口治理措施分析被引量:3
《水利水电技术》2007年第10期21-23,共3页李远发 武彩萍 王德昌 宋莉萱 郭慧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联合研究基金项目资助(50339020)
黄河口治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探求不同治理措施条件下尾闾河段冲淤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原型资料和模型试验结果,分析了清水沟改道和清8改汊对河口淤积延伸的影响,探讨了河口段挖河疏浚对尾闾河段水位、河床冲淤变化的影响。认为黄...
关键词:黄河河口 治理措施 改道 挖河疏浚 
国内外挖河疏浚概述被引量:2
《人民黄河》2006年第11期60-61,共2页李希宁 郝金之 李宏伟 
结合国内外挖河疏浚情况,对历史上黄河疏浚概况和现状进行了论述,认为:由于历史上的黄河人工疏浚措施简单,动力不足,因此其作用极其有限,只在一定水力条件相配合下对解决局部短河段淤积有一定的效果;纵观国内外对河口疏浚的研究,在控河...
关键词:挖河 疏浚 河口 黄河 
黄河口挖河疏浚工程段落的选择被引量:1
《人民黄河》2006年第11期62-63,共2页贾振余 李士国 刘航东 石怀伦 
通过观测资料分析和数学模型计算,认为挖河位置在河口段最好,将开挖河段选择在下游窄河段的过渡段应列为其次。同时建议继续实施河口挖河工程,尽快进行口门疏浚,以保持良好的水沙通道,尽可能延长现行入海流路使用年限。
关键词:挖河疏浚 河口河段 黄河 
挖河疏浚在黄河河口防洪与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被引量:2
《人民黄河》2006年第11期76-77,共2页王春华 杨丽霞 李长芳 
针对黄河河口实施的挖河疏浚工程,结合当地防洪和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指出挖河疏浚在河口防洪与经济建设中具有减淤河道、降低同流量水位、塑造中水河槽、改善水流挟沙能力、调整河势、加固堤防、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维护海岸、提供建筑...
关键词:防洪 经济建设 挖河疏浚 黄河河口 
黄河下游窄河道挖河疏浚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
《山东国土资源》2005年第9期21-23,共3页刘景国 许考云 
关键词:黄河下游 下游河道 挖河疏浚 生命 健康 黄河水利委员会 终极目标 泥沙问题 开发与管理 
绞吸式挖泥船在黄河下游挖河疏浚中的应用被引量:2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4年第5期52-53,共2页张利河 李敬义 支建党 
介绍在黄河中为了能够利用绞吸式挖泥船进行挖河固堤,2001年下半年利用绞吸式挖泥船在黄河中实施动水开挖疏浚河槽的情况.对挖泥船型号的选择、施工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如挖泥船适应的水流条件、船只调遣中存在的问题及输沙浓度等进行简单...
关键词:绞吸式挖泥船 河槽疏浚 黄河下游 
黄河下游弯曲河道挖河疏浚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泥沙研究》2003年第3期43-47,共5页方春明 胡春宏 吉祖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联合资助项目 ( 5 9890 2 0 0 )
作者针对黄河利津至渔洼河段 ,就不同挖河方案的回淤过程和挖河效果 ,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进行了模拟研究 ,河道挖槽疏浚回淤过程一般规律的模拟结果与河工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挖槽后上游有较大冲刷 ,挖槽段回淤较快。在较长一段时...
关键词:黄河下游 弯曲河道 挖河效果 数值模拟 回淤过程 挖槽疏浚 河道整治 
黄河口挖河疏浚道路风沙污染分析被引量:1
《泥沙研究》2001年第4期53-56,共4页程义吉 曹文洪 陈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水利部联合资助项目 (5 9890 2 0 0 )
黄河下游挖河疏浚固堤启动工程在黄河口断流河段采用了机械清淤方法 ,施工期间由于天气干旱 ,汽车跑动和风力作用等 ,对施工区周围环境造成一定污染。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道路风沙起动和扬起输移的范围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挖河疏浚 风沙 环境 固堤 黄河口 
从挖河固堤启动工程的实践谈黄河下游挖河固堤工程的可行性
《山东水利》2000年第5期41-42,共2页格立民 郝树利 盛力 
人民治黄50年来成就辉煌,但由于黄河的洪水和泥沙尚未得到有效控制,下游河道仍在继续淤积抬高,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进入下游的水量偏少,河槽淤积加重,产生萎缩,排洪能力降低,漫滩机遇增加,水患威胁增大,下游防洪形势十分严峻。
关键词:黄河下游 挖河固堤 挖河疏浚 可行性 防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