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河道

作品数:821被引量:2238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张建民田忠曲景学邓军王韦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下游河道摩阻计算方法研究
《水利学报》2025年第1期63-72,共10页侯琳 张红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2009145);鄂尔多斯水利科技重点项目(20232000090)。
动床阻力的确定在冲积河道洪水演进模拟与河床冲淤计算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河流动力学研究中难度最大的课题之一。早期钱宁等学者以Einstein和Barbarossa成果为基础,绘制了水力参变数ψ和摩阻参数A的关系图,建立了黄河下游动床糙率...
关键词:水流阻力 黄河下游 糙率 摩阻参数 摩阻曲线 水力参变数 床面形态 
大型水电站下游河道护岸修复实践
《云南水力发电》2025年第1期158-161,共4页苏武华 伯自位 
水电站下游河道护岸经高速水流长期冲刷,造成护岸出现不同程度损毁,甚至出现垮塌;或水电站因开展水力学试验、泄洪等,高速水流造成河道下游混凝土护岸淘空损毁严重。因大坝定检、注册、技术监督等工作,需要对下游河道损坏的护岸进行修复...
关键词:下游河道 淘空损毁 护岸修复 水电站 
泥质粉细砂固结剂研发与应用
《治黄科技信息》2024年第6期5-6,共2页张金良 景来红 路新景 吴向东 尹德文 于洋 万岳 邢建建 杨林 李浩飞 郭东方 冯宇剑 杜琳 张陌 付子兵  
1研究背景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高含沙水流流经黄河下游河道并不断淤积,逐渐使其成为高悬于黄淮海大平原之上的“千里悬河”,对沿黄地区的安全造成巨大威胁。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关键词:高含沙水流 水沙关系 黄河下游河道 泥沙淤积 输沙量 自然环境变化 固结剂 悬河 
便携式多功能防汛抢险应急工具的研究与应用
《治黄科技信息》2024年第6期18-20,共3页刘敏香 李艳 
1成果技术介绍1.1研究背景黄河下游河道汛期洪水流量大、流速快,加上河势多变,受大溜顶冲或大溜冲刷后,防洪坝体易出现根石走失、坦石坍塌、坦石坡下蛰等险情。险情出现后,一般大多采用抛铅丝石笼进行坝体稳固,在抢险中,传统的装抛铅丝...
关键词:铅丝石笼 防汛抢险 黄河下游河道 汛期洪水 抢险技术 根石走失 河势 快速控制 
点赞宁波
《宁波通讯》2024年第19期9-9,共1页
宁波在全省率先实现小水电站生态流量实时监测全覆盖:近期,宁海县红岩岭和外袁龙头两座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设备改造完成,标志着宁波在全省率先实现小水电站生态流量实时监测全覆盖。目前,全市共有承担生态流量泄放任务的小水电站125...
关键词:小水电站 生态流量 生态需求 集雨面积 泄放 实时监测 下游河道 宁海县 
大中型水电站下游河道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探索与实践
《大坝与安全》2024年第5期7-9,14,共4页杨银辉 韩先宇 吴文勇 黄浩 
水利水电工程泄洪放水等导致下游发生人身财产安全损害问题已成为一个常态的社会问题。笔者分析某电站下游河道存在的各种公共安全风险,探索总结多种控制措施,防范化解下游河道影响区公共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下游河道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
关键词:水电站 下游河道 公共安全 风险 
黑河下游河道秋景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4年第20期F0004-F0004,共1页林渊(摄影) 
提升黄河下游河道安全保障能力的实践探索
《山东水利》2024年第9期65-67,共3页孙晓明 周倩倩 
近年来,山东省出台多项有力措施,加强黄河下游河道管理以及规范相关区域内的经济建设活动。山东省泰安市也依据相关规定和精神,开展河道管理和提升河道安全保障的有益探索。本文结合泰安市的实践经验,介绍其在河道安全保障中的有益做法...
关键词:基层单位 黄河河道 保障能力 
水利水电工程蓄水期生态流量泄放措施简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4年第9期0057-0060,共4页王泽坤 
水利水电工程的兴修需要高度重视下游水域的生态需求,不然会带来严重的问题,比如,水利枢纽泄放水流不足,导致下游河道缺水,影响区域内生物生存,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首先介绍了生态流量概念与水利水电工程蓄水期的...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蓄水期 下游河道 生态流量 泄放措施 
再论先秦时期黄河下游河道问题——兼与袁广阔教授商榷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4年第3期105-115,共11页孙景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历史地理学DF2023TS10)。
先秦时期黄河下游的河道变迁,与中国历史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在学术上具有多学科的重要意义。对此学界先贤已有深厚研究,构建起研究先秦时期黄河河道变迁的基本框架,并成为学术经典。近年来袁广阔利用新发现的考古遗址等做出...
关键词:先秦时期 黄河河道变化 黄河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