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道

作品数:142被引量:11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永剑万昌江姚卫群董铎何树延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敦煌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宗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楞严经》如来藏理论的反梵我论建构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4期108-114,共7页伍宇昊 王月清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宗教理论发展与治理创新研究”(20&ZD259)的阶段性成果。
《楞严经》从轮回和成佛的主体问题出发,确立了代表“真心”的清净如来藏和因“妄心”而生的世间万法的二元结构,并通过“性真相妄、依真起妄”基本理论模型将二元回归于一元。这使得《楞严经》对如来藏的阐发有了更深入的推进,但同时...
关键词:《楞严经》 如来藏 梵我论 本体论 自然外道 
佛传中佛陀学习数论(Sāmkhya)记载的考证——兼论佛陀传记的部派源流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6期103-110,共8页赵立研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佛教苦行、禅定与智慧的印度源流”(21FZJB005)阶段性成果。
佛教与数论的源流关系学界素有争议。《佛所行赞》(Buddhacarita)中佛陀学习数论的记载,常被用来证明数论在源头上影响了佛教。这条证据究竟反映的是佛陀时代还是马鸣时代的学术状况,仍值得探讨。在现存12部载有佛陀向阿罗罗·迦罗摩(ā...
关键词:数论 僧佉 雨众外道 佛传 佛所行赞 
吐鲁番随葬衣物疏所见五道大神原始性质新探——以《增一阿含经》为中心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2期89-93,共5页齐子通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吐鲁番出土文书再整理与研究”(17ZDA183)的阶段性成果。
吐鲁番出土随葬衣物疏所见五道大神具有佛教色彩,学界对此多有讨论,但未对《增一阿含经》的相关文本作全面细致考察。部派佛教时期经典《增一阿含经》所见五道大神明显属于“外道”,同时也呈现出积极向佛教靠拢的形象特征,这成为五道大...
关键词:五道大神 增一阿含经 外道 
传承与发展:湘西苗族祖先崇拜研究被引量:11
《宗教学研究》2018年第3期148-156,共9页霍晓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以来湘黔苗区民间信仰与乡村治理关系研究"(18CZJ023);贵州财经大学2017年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湘西苗族民间信仰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
湘西苗族祖先崇拜是民间信仰的核心之一,既蕴涵着远古的巫文化,也承袭了先秦的宗法制度,更与儒、道本土宗教相融合,具有巫、儒、道共生互补的特点。湘西苗族的祭祖仪式蕴含了民众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始认知方式...
关键词:湘西苗族 祖先崇拜 祭祖仪式 内儒外道 
《道藏》及藏外道书分类研究
《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1期11-19,共9页韩松涛 
本文讨论了图书馆学情报学在道书分类中的应用。对编制道书分类法的相关文献作了一个综述。结合上述两方面内容 ,提出了一个新的道书分类法的基本框架 ,作为道书分类的先行研究。韩松涛 ,浙江大学图书馆紫金港分馆工作。
关键词:《道藏》 道书分类 标引方法 图书分类法 
从《百论》中佛教对“外道”的批驳看中观派的理论特色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1期44-51,共8页姚卫群 
本文对佛教中观派的主要论著之一《百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中观派与印度思想史上的其他一些影响较大的派别之间在一系列重要理论上的对立进行了较全面的对比分析,并就大乘佛教中观派的理论特点作了论述。
关键词:《百论》 佛教 “外道” 中观派 印度 佛教理论 “神” 
密宗“欢喜佛”考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1990年第Z1期65-70,共6页汤惠生 
几乎在每一座喇嘛寺院中,都有那种六面、六臂、三目,持种种法器,髑髅为璎珞,头冠虎皮裙,遍身焰燃,异常忿怒,怀抱阴体的大威德怖畏金刚塑像或壁画,一般人们称之为“欢喜佛。”谈及“欢喜佛”,人们总是与“纵欲”、“荒淫”相连系。 千余...
关键词:欢喜佛 密宗 护法神 髑髅 邪魔 三手 《大正藏》 西藏 外道 “我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