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温热

作品数:57被引量:11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刘景源柴守范叶一萍杨进梅建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医药导报》《宜春学院学报》《时珍国医国药》《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智教授“卫气营血”理论治疗外感发热类疾病经验
《大医生》2023年第22期62-65,共4页赵轩 李智 
“卫气营血”理论是由清代医学家叶天士首创,其将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临床表现概括为卫、气、营、血四大证候,揭示了外感温热病不同阶段的证型及传变规律,为治疗提供依据。本篇主要阐述李智老师在外感发热类疾病中运用该理...
关键词:卫气营血理论 外感温热病 传变规律 诊治验例 
基于“透热转气”理论治疗小儿外感温热病发热被引量:5
《中医学报》2022年第9期1850-1853,共4页王彦 张骁 马淑霞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项目(2014ZY02051)。
小儿外感温热病发热的病因病机为小儿外感温热之邪,外邪与小儿体内痰湿、瘀血、水饮等病理产物相兼为病,致气机不畅,热邪外达受阻,出现高热难解等症状。“透热转气”作为温病第一要法,以“开达郁热、宣畅气机、给邪出路”为核心治疗思想...
关键词:发热 小儿外感温热病 “透热转气” 宣透清热 化湿清热 利水化热 
梅国强教授运用舌诊思路探析被引量:8
《吉林中医药》2021年第1期35-38,共4页刘昊 陈雨 许乐思 岳滢滢 周贤 刘松林 
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1808)。
国医大师梅国强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拓展了叶天士《外感温热篇》"绛舌""白苔绛底"等舌象的代表意义及应用范围,将本是应用于外感温病的舌象用于指导内伤杂病的辨治。临证时在四诊合参的基础上详察舌质之淡、红、绛、紫,舌苔之厚、薄、润...
关键词:舌诊 《外感温热篇》 白苔绛底 内伤杂病 湿(痰)热 梅国强 
清热,如何选用中成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8年第7期34-37,共4页程立国 刘倩 司振阳 杨春霞(整理) 
人体热证的原因主要是外感温热湿气、六淫入里化热、情志过极化火、阳盛所生内火及饮食失调化火等.温、热、火三者本质相同,只是程度不同.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外感,如风热、暑热、湿热;而火多数内伤,是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
关键词:中成药 阴阳气血失调 清热 外感温热 饮食失调 肝火亢盛 心火上炎 
《冉雪峰医案》中外感温热类温病养阴思想赏析被引量:1
《光明中医》2018年第6期792-794,共3页于长振 郭丛丛 孙洁 廖琳 
冉雪峰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医学研究和实践,造诣精湛。《冉雪峰医案》一书为冉老在81岁高龄时所著,记载内、外、妇、儿四科医案共71篇,其病情分析透彻,见解独到,疗效卓著。现从中节选与外感温热病相关的医案6则,简要归纳、整理冉老对温病...
关键词:冉雪峰 外感温热病 养阴法 
透邪法在外感温热病中的应用被引量:3
《吉林中医药》2018年第1期13-15,共3页米爽 滑宬 
北京市中医药科技项目(QN2014-21)
外感温热病多由肺卫受邪,起于肌表,始于上焦,若邪气未及时宣透,或误用下法,邪气内陷,病机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上焦及下焦,导致变证蜂起。透邪法通常用于燥热伤卫、阴虚感温以及风热犯肺等症候,立足于邪,着眼于透,从而能够起到化湿透邪...
关键词:外感温热病 透邪法 伤寒 宣透邪气 宣畅气机 
支楠教授治疗外感温热病经验被引量:1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屈静 支楠 
北京中医药传承"双百工程"(京中医科字[2015]179号);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2014-2-2051)
支楠教授与孔伯华老中医一脉相承,继承和发展了孔门学术思想与经验,善于将温热病辨证思想应用于临床常见病、疑难病的辨证中。孔老认为,外感温热病必先赖于体内之郁热伏气而后外感淫邪而成。清热疏风为基本治法,兼有清肺平肝、解毒利湿...
关键词:外感温热病 清热疏风 支楠 
芦根的六款食疗方
《东方药膳》2016年第8期39-40,共2页李森林 
夏秋之交,各种致病细菌和病毒便大量繁殖,这时人最易感染各种疾病,以流行性感冒、麻疹、上呼吸道感染等居多,这些疾病在中医学多属风温范畴,即感受夏秋风热邪气所引起的外感温热病。有种中药叫芦根,每天用它煎水代茶饮用就能对这...
关键词:芦根 食疗方 上呼吸道感染 流行性感冒 外感温热病 致病细菌 预防作用 代茶饮用 
小儿外感温热病证源流探析被引量:3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年第5期451-453,共3页王文丽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L2013368)
温病是对由温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统称,以发热、热象偏盛、易化燥伤阴为主要表现。由于病因、季节、天时不同,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但其发生、发展、演变有较明显的规律。温病具有起病急、热势甚、传变快,
关键词:病证源流 外感温热 小儿 外感热病 主要表现 临床表现 温病 
春来防疫话芦根
《医师在线》2016年第12期39-39,共1页祝建材 
民间有“春饮芦根水,夏用绿豆汤,百病不生更硬朗”之说。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起来,这时人最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在春季流行的疾病中,以流行性感冒、麻疹、上呼吸道感染等居多,这些疾病在中医学中多属风温范畴,即感受春季风热邪气...
关键词:芦根 上呼吸道感染 防疫 流行性感冒 外感温热病 代茶饮用 预防作用 疾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