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湾三期文化

作品数:33被引量:17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魏继印靳松安张建韩建业杨新改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华夏考古》《黄河.黄土.黄种人》《学习月刊》《江汉考古》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重庆师范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原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新砦文化深腹罐和侧装三角形扁足鼎的来源问题
《中原文物》2022年第5期61-70,共10页魏继印 王志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维视域下夏文化形成研究”(批准号:19BKG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深腹罐是新砦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和造律台文化中数量最多的器物。新砦文化深腹罐可分为口沿沿面有沟槽和无沟槽两大类,占比分别为38.9%和61.1%。沿面带槽的深腹罐在王湾三期文化中非常少见,仅存在于个别遗址,相反,在造律台文化各个遗址...
关键词:深腹罐 侧装三角形扁足鼎 新砦文化 王湾三期文化 造律台文化 
河南淅川金营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被引量:1
《中原文物》2022年第1期4-14,共11页李占扬 聂凡(摄影) 魏晓通(摄影) 曹艳朋 
郑州大学“中华文明根系研究”(XKZDJC202006)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3年3月—6月对淅川金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地层堆积简单,文化内涵较为丰富,新石器时代遗存属于四个时期,分别为仰韶文化晚期、屈家岭文化早期、石家河文化早中期和王湾三期文化晚期。
关键词:金营遗址 仰韶文化晚期 屈家岭文化早期 石家河文化早中期 王湾三期文化晚期 
河南宜阳苏羊遗址下村区发掘简报被引量:5
《中原文物》2021年第5期23-38,共16页任广(整理/绘图) 谷向乐(整理/绘图) 都应许(整理/绘图) 王胜利(整理/绘图) 卢志慧(整理/绘图) 王金龙(整理/绘图) 林雯静(整理/绘图) 常婷(整理/绘图) 洪小蝶(整理/绘图) 胡丹阳(整理/绘图) 赵思旻(整理/绘图) 魏志哲(整理/绘图) 翟霖林(指导) 王天艺(指导) 
苏羊遗址下村区考古资料整理项目得到郑州大学“中华文明根系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KZDJC202006)的经费支持。
2016年10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了伊、洛河流域史前文化调查,调查发现的宜阳苏羊遗址面积较大,延续时间长,内涵丰富。在发掘过程中,发现该遗址包含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三个时期的遗存。苏羊遗址的调查和发掘...
关键词:宜阳 苏羊遗址 仰韶文化 庙底沟二期文化 王湾三期文化 
石家河文化的北渐及其对豫中西地区的影响被引量:15
《中原文物》2013年第1期23-39,62,共18页刘俊男 
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与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个案研究(编号:10BZS003);重庆师范大学基金项目资助成果之一(编号:10XWR036)
屈家岭、石家河、后石家河文化的年代分别为3600B.C.~2800B.C.、3000B.C.~2300B.C.、2400B.C.~1900B.C.。屈家岭文化曾领先周边文化数百年,之后的石家河文化向北扩张至河南漯河郝家台一带,对王湾三期文化前期有较大的影响。后石家河...
关键词:石家河文化 后石家河文化 王湾三期文化 二里头文化 
王湾三期文化的南渐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31
《中原文物》2010年第1期31-38,共8页靳松安 
王湾三期文化早期主要分布于豫中和豫西东部地区,晚期分布地域明显向南扩张,可分为王湾、煤山、杨庄二期和乱石滩四个地方类型,后两个类型系王湾三期文化取代分布于豫南、豫西南和鄂西北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后形成的,是"禹征三苗"的考古学...
关键词:王湾三期文化 “禹征三苗” 二里头文化 “新砦期”遗存 早期夏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